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刘昌法:甘做“蚯蚓”犁沃土

发布时间:2021-12-07 14:48:00    来源:淄博文明网


  刘昌法,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4月出生,山东淄博淄川人,淄博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淄川区太河镇东东峪村第一书记。他扎根基层9年,先后担任4个村“第一书记”,挨家挨户摸民情,记录80多万字“驻村笔记”,为村里争取项目30个、资金1200万元,带领4个村700名贫困群众脱贫,趟出了各具特色的奔康之路。

  2016年7月被省委表彰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10月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2019年6月被评为全国第九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2021年2月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从“飞蝗”到“蚯蚓” 

  2012年4月,时任淄博市委政策研究室农村科科长的刘昌法,主动请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地点便是村集体收入为零、村民艰难度日的省定贫困村——博山区池上镇上小峰村。

  从驻村开始,刘昌法就有意识给自己列下几条“硬杠杠”:晚上尽量不出门,不插手村里的经济往来,不经手公款现金,不在村里公款请吃吃请,不接受村组织任何形式的补贴奖励,以变通方式还老百姓人情,不与民争利。他始终坚守这些“规矩”,确保了自己干净做人、干净做事,也为“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众作出了表率。

  驻上小峰村3年,刘昌法通过派出单位的全力支持,盘活当地绿水青山生态资源,建设了一处山泉水加工厂,兴办起了50多家“农家乐”,接待能力达200多人,为实现农民增收、村庄富裕拓宽了路子。同时,帮助村里成立了山东上峰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将财政扶贫资金量化到每户贫困户名下,作为股金全部投入公司,使贫困户通过分红有了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开创了“以股份制嫁接改造乡村旅游产业,让贫困农民当股东”的“绿色”扶贫模式。如今,上小峰村由昔日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变成了村集体年收入突破10万元的全省生态文明村、省级旅游特色村,成为全国扶贫改革试点的典型。

  2014年4月,当得知刘昌法两年驻村期满要离开上小峰村时,乡亲们都依依不舍,村里的党员和村民代表联名给派出单位和组织部门写信,并在空白处按下43个红手印,强烈要求留下“蚯蚓”书记。就这样,刘昌法顺应民意,主动要求延长驻村一年。

  “刘书记刚到我们村时,村民们私下嘀咕:这是上面给村里派来个‘飞蝗’,落落脚、镀镀金,就飞走了。没想到刘书记在这里一呆就是3年,像农家一宝‘蚯蚓’一样,把这穷乡僻壤变成了一方沃土。”上小峰村党支部书记牛占月回忆道。

  “半碗面”和“三字经” 

  2015年7月,刚结束上小峰村任期的刘昌法又主动请缨继续坚守扶贫一线。于是,被派驻博山区石马镇西沙井村。

  2015年11月19日,时任淄博市委书记王浩到西沙井村调研扶贫工作,仔细听取刘昌法对扶贫工作及村庄发展规划、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后,临时提议去他的住处看一下。

  王浩一行走进刘昌法的住处,只见进门的堂桌上,放着一双筷子和半碗面条,一问才知是他早晨急着协调村民纠纷,没来得及吃完。在他的卧室兼工作间,书桌旁放着几个笔记本,打开一看是工作日志,内容字字事关村情民意。王浩当场“点赞”刘昌法持久扎根基层、服务百姓,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的典型做法,并希望广大选派干部学习他这种百姓情怀和执着精神。

  2016年1月,刘昌法被提拔为市扶贫办副主任,但他并没有就此返程,而是继续留在扶贫一线,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提供第一手决策依据和经验做法。长期的一线坚守,刘昌法摸索出了和父老乡亲打交道的“三字经”:走、看、说。“走”,就是多往群众家里走一走;“看”,就是遇到村民生病住院或者每逢家里有婚丧嫁娶事情的时候,多去看一看;“说”,就是要替老百姓说公道话、办公正事,不能回避矛盾,更不能敷衍百姓。这样,群众自然会信赖你、认可你、支持你。

  “扶贫路”结出“致富果” 

  刘昌法“第一书记”的第三站是沂源县石柱村。石柱村地处淄博、莱芜、临沂交界处。作为经济薄弱村,石柱村集体收入微薄,耕地少,山林面积大,百姓多以种植果树为生计。然而,现实情况是:石柱村虽有苹果树270亩,桃树350亩。每年果树成熟后,需要运下山,坑坑洼洼的土路,把桃子都颠坏了,村民卖不上好价钱。

  经过走访调研后,刘昌法认为修路是当务之急。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村民们走上水泥路。说干就干,确定修路方案、协调部门、申报项目、筹措资金……两年间,在派出单位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先后为石柱村硬化道路5条,总长4.4公里。石柱村的果品口感纯正、甜度高、品相好,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外地客商纷纷进村采购,果品价格普遍比以前涨了三四倍,且供不应求。以前这个交通闭塞、村集体收入为零的小山村,如今村集体年收入达到五万元以上,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从2千多元增长到现在的1万多元。

  通过修路,刘昌法帮村民种出了“致富果”。同时,他还是村民眼中的“温暖大使”。

  考虑到村里的老人生活困难,刘昌法从工作经费中列支了4800元,购买了9600斤的取暖用煤,为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解决了冬季供暖问题。第二年初冬,刘昌法又将自己的3000元奖金作为取暖补贴,分给了老人们。

  “双千万”催动“振兴梦” 

  2019年7月,57岁的刘昌法再次选择坚守脱贫攻坚一线,进驻淄川区太河镇东东峪村担任“第一书记”。

  进村的第一天下午,刘昌法就不顾奔波劳累,开始走访村民。从村南到村北,从村东到村西,凡是在家的农户他都一家一户拜访,仔仔细细地把情况记在纸片上、铭刻在脑海里,夜深人静的时候再结合自己的认识整理到工作日志上。在路上,碰到坐在路边乘凉拉呱的村民,他就主动上前自我介绍,向他们嘘寒问暖。遇到群众反映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他就单独记下来,第2天反馈给村干部或与村干部直接到现场解决。半个月的时间,刘昌法就把全村300多户村民走访了一遍,把村情民意摸了个门清。

  随后,他与村“两委”研究确立了“一点二线七项工作”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党的建设工作为重点,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突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主线,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按照“一二七”的思路,刘昌法和村“两委”班子具体研究确定了“双千万投入”工程,即民营资本投入旅游开发1000万元以上,争取政府财政项目投入1000万元以上,确保七项工作扎实推进。在刘昌法与村“两委”的带领下,一朵朵“希望之花”在东东峪村徐徐绽放。

  “村里的几个农户合资成立了泉乡老屋专业旅游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销售、统一分配。每月10号之前,70%的收入返给农户,25%给合作社,村集体占5%。”东东峪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朱全祥说。今年,刘昌法还打算再给村里争取一笔扶贫资金,新增10—15户民宿。不仅如此,这两年,刘昌法还对村里的公益设施建设乐此不疲,先后建成了村民浴室、村级文化大院、两眼深水井等,明显改善了村民的的生活条件。

  九年的驻村生活,刘昌法始终心怀“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的责任感,“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苦干实干、久久为功。九年的驻村生活,带给刘昌法的是被阳光晒的黝黑的面庞、挂满尘土的朴素衣裳,每次,他都是急匆匆地走着,没有多少豪言壮语,只是用风尘仆仆的脚步,在为百姓心头上挂念的事而奔波,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措施,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打通。

  • 客户端

  • 公众号

  • 微博

四德榜网
山东志愿服务网
山东省
精神文明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文明山东客户端
文明山东公众号
文明山东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