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兴芬:“助残妈妈”用爱构建幸福大家庭

发布时间:2023-08-08 15:06:00    来源:“文明日照”微信公众号


辛兴芬,女,1956年12月生,中共党员,莒县福利服装加工厂厂长。

她出身沂蒙山革命老区红色家庭,为了助残事业,她凭着一颗博大的爱心和顽强的拼搏精神,硬是把一家濒临破产的服装厂,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知名诚信企业。工厂现有职工289名,其中残疾人就有237名。

几十年来,她与200多名残疾人朝夕相处,甘当他们生活上的支撑者、心灵上的救赎者、思想上的引导者,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好大姐、好妈妈。她先后荣获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文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山东省道德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扶贫攻坚先进个人,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双十佳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齐鲁和谐使者“感动日照十佳人物”、日照和谐使者、日照市优秀共产党员、日照市劳动模范等几十项荣誉称号。

接过安康中心的钥匙后,莒县福利服装厂厂长辛兴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厂里的残疾职工终于圆上了期盼了已久的住楼梦,压在她心头多年的心事终于得到了解决。

竭心血经营企业

莒县福利服装加工厂原是莒县水利局的一家下属企业。1993年,辛兴芬调入莒县水利局工作,当时正逢企业改制,在一次全局职工大会上,局领导宣布让她去服装厂担任厂长。由于担心自己没能力搞好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厂。散会后,辛兴芬急忙跑到局长办公室面谈请辞,却被局长的一番话感动了。领导对她说,这个厂子里有几个聋哑人,他们需要你,厂子办好了他们的生活就有着落了,你是共产党员,必须听从组织安排,哪里有困难就应该去哪里。听完领导的谈话,辛兴芬暗下决心要尽自己的全力把厂子办好。就这样,她带领着7个正式职工和6位聋哑人白手起家,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并且一干就是28年。

2020年10月27日,总投资2500余万元、建筑面积9193平方米的莒县残疾人安康中心交接仪式在莒县福利服装加工厂举行。据了解,该安康中心主要用于工厂残疾职工生活居住、活动室、餐厅等,标志着困扰福利服装加工厂多年的残疾职工住房问题得以解决。在领钥匙的那一天,辛兴芬激动地说:“残疾人安康中心圆了一百多名残疾职工的‘住楼梦’,政府帮了我们的大忙。”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一个曾经濒临倒闭的小服装厂变成了200多位残疾人的福利工厂,成了他们暖心的家。在这里,每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住房、婚姻、家庭、子女教育、升学就业方面遇到的问题,辛兴芬都会事无巨细,亲力躬行地为大家解决难题。用她的话说,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残疾职工活出生命的尊严,收获幸福人生。

员工刘成龙结婚时,作为红娘的辛兴芬为新人发红包

以亲情呵护职工

走进工厂车间,你会看到一幅独特的景象:独臂的工人被安置在裁床前,两人一组配合扯布,一只手臂应付自如;腿疾工人被安排在坐着工作的裁缝组,手法娴熟胜似常人;聋哑工人被安排在熨烫组,丝毫看不出与正常人的差异……

“在这里,各种不同类别的残疾人被恰如其分的安置在相应的岗位,扬长避短得到了真实的体现,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幸福和快乐,从心理上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辛兴芬说,这是她眼中最美丽的画面。

辛兴芬的心里时刻装着每一个职工,用爱温暖着每一名职工特别是残疾职工的心。工作中,她和工人打成一片,总是不知疲倦的穿梭在车间的每个角落,耐心对工人进行技术指导,并微笑着频频向身患残疾的职工们竖起大拇指,给他们以鼓励和温暖。工作之余,她经常同职工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解决。她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照顾着每一名残疾职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一日三餐和职工宿舍免费提供,使他们和正常人一样自食其力、创造财富。

为解除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后顾之忧,她为残疾职工办理了各项社会保险,每年200余万元的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她还非常关心残疾职工的婚姻家庭生活,千方百计为适龄残疾职工牵线搭桥。目前,已有65对残疾职工在她的撮合下建立了幸福家庭,绝大部分都是厂里的双职工,这些家庭都生下了健康的宝宝。这里就是他们最温暖的家。“我们这里的孩子都考上了大学,其中有十几个考上了985和211。”提起孩子们,辛兴芬的脸上尽是暖暖的笑,有感恩,也有自豪。

厂里的小鲍、小董、小安、于纪修等17位幼儿麻痹症患者,行走艰难,如厕不易,她就为他们安排了如厕方便的地方,并且天天帮着打扫收拾。他们逢人就说:“辛妈妈,真比俺娘拿俺还好!”

聋哑职工林声诊、潘兆明、李克风等9人因车祸骨折做手术,家人不在本地,她就在医院打地铺陪床,一陪就是一个多月。每年为生病住院的残疾职工无偿支付医药费至少50余万元;带残疾工人回自己家里洗澡;安排生活不便的残疾工人住在家里,亲自给他们打扫房间,收拾床铺;把自己家里的被褥、蚊帐、衣服送给家庭困难的职工;教那些残疾女孩如何处理个人卫生……

在这里,工人们有人称她“辛大姐”,有人叫她“辛妈妈”,孩子们亲切的喊她“辛奶奶”。他们说,这里比家都好。

用真情回报社会

“一个人,要首先抛开自己,多想一下别人和集体。”是辛兴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充满爱心的辛兴芬,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着这么一句话:“尚德修行,不断创造财富;扶危济困,真心回报社会。”这是她的座右铭。养活一名残疾人就相当于救活了一个家庭,从某种意义上讲,其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学到一技之长,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培训残疾人,并提供更多的岗位保证残疾人就业。近年来,该厂已免费为残疾人和下岗工人开办了16期培训班,1000多名残疾人和下岗工人得到了培训,先后在本厂安置就业的有300余人。该厂先后被省、市、县级残联命名为“优秀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和优秀就业示范基地”。

在关心照顾好本厂残疾职工的同时,辛兴芬把目光投向了社会上更多的弱势群体。武汉疫情期间,她带领全厂职工加班加点做了600件棉大衣600床棉被,捐给了值班人员和灾区。五莲县疫情期间,她又带领全厂残疾职工熬了6个通宵,赶制捐赠了1000床棉被。此外,她还常年资助山区200多名孤老人和家庭贫困儿童,让老人安度晚年,圆孩子的求学梦,得到她救助的孤寡老人、病灾户、老党员、孤儿等数都数不清。这些年来,她为扶贫和资助残疾人捐款捐物达300余万元。她总是说:“企业的财富是社会给的,我们有责任来回报社会。”

多年的倾情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2013年她作为日照市唯一一名代表参加了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14年她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2019年她的工厂又被授予全国残疾人之家,6年期间3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

20多年如一日,辛兴芬用充满爱与正能量的光芒,呵护着家庭,经营着企业,无声的温暖着那些曾经残缺的“天空”,用朴素的爱勾勒着大家庭的温馨与欢笑。如今,已近花甲之年的辛兴芬,虽已不复当年的轻快敏捷,但她依然沿着爱的道路坚定的前行,用大爱编织着人生,矢志不移。

  • 客户端

  • 公众号

  • 微博

四德榜网
山东志愿服务网
山东省
精神文明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文明山东客户端
文明山东公众号
文明山东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