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多模式打造教育实践阵地

发布时间:2024-03-25 15:11:00    来源:“济宁文明”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济宁市任城区持续巩固“省市县解题”工作成果,不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将多模式打造青少年关爱平台和发挥“五老”作用相结合,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用好本土红色资源,打造青少年红色教育阵地。印发《任城区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申报办法》,充分挖掘辖区内各类教育资源,联合相关部门单位建立了36处区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并选聘16位“五老”志愿者担任校外辅导员,入驻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义务红色宣讲活动200余场次,形成优秀党史国史宣讲稿96篇,积极教育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用好本土先模人物,打造“五老”志愿者工作室。以《任城区“五老”志愿者工作室申报办法》为依据,按照四有标准:有队伍,有场所、有制度、有活动,依托社区资源,建设“五老”工作室13处,带动全区200余名老干部、老党员参与青少年关爱行动,通过“头雁领航”,形成“群雁齐飞”的雁阵效应,提升工作质效,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张跃广非遗工作室开展青少年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200余场次,王福银“五老”志愿者工作室、老妈妈爱心针线坊“五老”志愿者工作室等关爱阵地,累计发动“五老”志愿者为困难青少年捐献衣服212件,捐赠图书625本,捐款1.2万余元。

用好“五老”普法队伍,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阵地。巩固和加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创建成果,深化“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活动成果,联合区检察院“阳光·雨露”未检平台,增设“蒲公英”家庭教育指导站、“向阳花”心理咨询站、“青藤守护”法治宣传站等法治教育阵地,综合运用案例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方法,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联合团区委等八部门开展“彩虹伞·法伴青春”任城区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进一步营造了青少年学法普法用法的浓厚氛围。面向全区选聘法治副校长16人,深入全区各中小学校,围绕刑法、校园欺凌、盗窃、禁毒、反电信网络诈骗、预防性侵、未成年人保护等法治知识,对在校学生开展法治宣传50次,受众10万余人。

用好多方资源,打造青少年关爱帮扶阵地。依托社区儿童之家、四点半学校、暑托班等,在社区建立多个青少年关爱阵地,先后开展了课后延时、暑期托管、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帮扶维权等服务,受到青少年和家长的欢迎。暑假期间,联合团区委开展了希望小屋“七彩假期 逐梦成长”感受城市主题活动,带领“希望小屋”困境儿童分别前往太白楼、市博物馆、济宁鲁班手造产业园实地参观浏览,感受城市发展新变化。联合区民政局实施“朝阳助学”工程,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会同相关部门发放低保大学生救助金43.8万元,救助低保家庭大学生254人,发放“朝阳助学”救助金39.15万元,救助非低保家庭困难学生322人。联合区妇联开展了“金秋助学”爱心公益活动,为困境女大学生发放爱心助学金3万元,全区“五老”志愿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大幅提升。

  • 公众号

文明山东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