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15:40:00 来源:潍坊文明网
城有城的繁华,村有村的风景。
城市发展,老与新和谐共生
从更新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等老化管道,到优化老旧小区物业服务;从建设“口袋公园”,到建设15分钟便民生活圈;从盘活老旧资源,到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打通便民“主动脉”,畅通城市“微循环”。近年来,昌邑实打实推进城市更新,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个个惠民项目渐次落地,扮靓城市面貌,完善城市服务,让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昌邑市将城市更新作为提升城市能级活力的重要抓手,统筹规划城市楼宇、公共空间、地下管网的协调运行,新建设施开发和存量建筑改造的综合推进,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0个、惠及居民6590户,棚改项目60个、10290套完成回迁安置;共计69个小区约100万平方米完成供暖改造,惠及群众10100户。
人居环境提“颜”增“质”,共赴诗意栖居的梦想。为让老百姓乐享家门口的幸福生活,昌邑市持续加大精细化养护管理工作力度,常态化开展环境集中整治,实施城区卫生全天候保洁,重点实施乔木提干、灌木整形、树坑修整、垃圾清理、病虫害防治等养护工作,为城市绿化增量提质,擦亮城市生态底色。截至目前,昌邑城市绿地面积2005.55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450.49公顷,青山秀水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整治“硬设施”,提升“软环境”,推进城市体检。昌邑市围绕破解物业服务提升难、业主委员会组建难、老旧小区管理难等问题,大力开展“红色物业”提升行动,先后成立56个小区党支部、232个楼栋党小组,设立480个党员中心户,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机构,打造“红色物业”示范点25个,推进物业企业党建与业务共同发力。
乡村振兴,强富美齐头并进
城与乡是中国社会的两大空间载体,既要理顺“城”这一边,更要顾好“乡”这一头。
走进石埠前村大姜交易市场,石埠前村党支部书记正忙着指挥着商户对大姜进行称重,分拣、装箱、发货……“我们村的大姜土豆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近10亿元。”翟庆普说,我们还通过成立“青山秀水·田园石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利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带动周边村庄发展种植无公害大姜3万亩、土豆3.5万亩。
特色产业赋能乡村经济向“新”而生。昌邑市把加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农村不同层面之间的相互支撑作用,既立足于各村禀赋特征,又确保实现区域整体性覆盖。石埠前村带动蔬菜产业,奎聚街道的黄辛村带动中草药产业……目前已谋划打造了十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2024年上半年,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0751万元,可比价增速5.5%;第一产业增加值32.04亿元,增速4.8%,均居潍坊市第一位。
和美乡村,造就现实版的“桃花源”。走进昌邑市柳疃镇青阜村,浅草薄花自在摇曳,河塘拥村柔情似水,整齐划一的住宅整洁干净的街道,环绕村庄的湾塘,随处可见的青翠,荷香四溢、野鸭嬉戏……昌邑市积极开展和美乡村创建工作,打好乡村建设“组合拳”,10处镇街区规划建设10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完成设施公用、资源共享、融合发展,并示范带动全市690个自然村加快和美乡村建设,向着环境美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齐头并进。截至目前,昌邑已创建潍坊市级以上和美乡村示范村199个,率先实现农村集中供水覆盖率、供水水质达标率“双100%”,在全省首创“集中收集、集中储运、集中处理”全链条、智慧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创建全国文明村镇3个,省级文明村镇、社区53个,94.8%以上村庄达到县级文明村标准,构建农村“两公里·半小时”服务圈,乡村学前教育普惠率达100%。
“千万工程”,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昌邑市扎实推进“千万工程”,通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日臻完善、村容村貌发生显著变化的同时,文明乡风也日益浸润人们的心田。让村民月月能“相聚”,季季享“盛宴”。围子街道孙斜村围绕“一月一主题 一月一村晚”,“嘹亮村歌”让村民唱响“文化盛宴”;龙池镇马渠村充分盘活红色资源,整合“马渠村史馆”等15处展馆,打响“红色马渠”品牌;在围子街道仓街篮球公园举办了山东省首届和美乡村篮球赛,今年昌邑的“村BA”活力也在不断蒸腾……通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带动,昌邑95%以上的村庄建设了设施齐备、功能齐全的健身娱乐场所,一座座满载乡土气息、充满乡村特色的乡村博物馆也正在昌邑广袤的乡间构筑起别样的风景,赋予乡村发展新的力量。
产业兴旺,工与农双向奔赴
城乡融合,离不开“龙头”带动。近年来,昌邑市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以加快构建1000亿级高端化工、500亿级装备制造、500亿级食品加工、200亿级纺织印染“1552”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引领,重点打造了下营、龙池两个省级化工产业园及高端机械装备产业园、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等7大骨干园区、2万亩发展空间,推动制造业整体迈向中高端。培育提升融合型、创新型、数字化等类型的现代农业园区17个,今年上半年23个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4亿元。
今年上半年,昌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63元,同比增长6.5%;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44:1,均衡程度稳居潍坊各县市区首位。
城市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在昌邑,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在加速形成。
两个镜头,景色各异,但都绘就了同一组图景——昌邑大地,一片片沃野生长着希望,一个个村庄涌动着活力。徜徉昌邑,城与乡宛如并蒂花开,各有芬芳,呈现出同行致远、美美与共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