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首主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信箱:sdwmwtg@163.com

中国文明网首页 > 专题 > 文明旅游倡议书 > 新闻>正文

旅游的使命是感受文明、传承文明

2013-05-31

来源:山东文明办 作者:王 琳

字体:[][][] [打印] [关闭]

  众人说,他是探险家。媒体说,他是西行者。还有人说,他是研究新疆的“大家”。而他淡定地说:“我只是个研究员。”作为著名学者杨晦先生之子,1968年,中学毕业的杨镰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新疆,在哈密巴里坤军马场接受再教育。四年牧马生涯,一本竖行繁体字的书始终陪伴着他。书被翻得破烂不堪,文字背诵如流,年轻的心中勾勒出了一幅幅新疆人文美景图。这本书就是斯文·赫定的自传《我的探险生涯》。

  此后的几十年,他50多次返回这片热土,追随着年少时的梦想,用脚步丈量着新疆,将对新疆的爱饱蘸在了笔墨当中。著作有 《新疆探险史图说》、《黑戈壁》、《荒漠独行》、《发现西部》、《寻找失落的西域文明》等,主持编译了《西域探险考察大系》、《探险与发现》等丛书。他的《千古之谜》被学者评为“中国第一部考古探险小说”。《最后的罗布人》以及据其拍摄的电视专题片在国内外多次获奖,被称为中国绿洲文明研究的开山之作。

  如今,著名西域文化专家、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专家、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献研究员、博导杨镰先生已近七旬,仍笔耕不辍、西行不停。他计划今年9月来疆,继续“天山走廊”系列科考探险活动。

  5月下旬,“2013新疆旅游文化创新发展论坛”开幕在即,记者联系到身在北京的杨镰先生,请他对新疆和新疆旅游事业发展发表看法。千年古城好似打烊超市

  记者:从1984年至2010年,回新疆多达47次,您说发现西部的过程是“一个漫长曲折又充满激动人心往事的过程”。

  杨镰:1984年夏,我进行了第一次环塔里木考察,从此我每年都到新疆天山南北做新的考察,到2010年,已经进行了47次。因为承担社科院重点课题“新疆绿洲文明”的国情调研,继续到新疆与西部考察,比如“塔里木河断流”、“探索天山走廊”、“哈密历史文化之旅”,特别是2012年11月重返罗布泊,整个过程受到媒体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至今,我在新疆天山南北已经进行了50多次考察。

  记者:喀拉墩、小河、楼兰、丹丹乌里克、黑城……斯文·赫定书中提到的这些地方,您曾一一走过,请问您的地理名词单上目前有多少个地方?

  杨镰:最初,我将计划去的地点归纳为60个,最后一个就是罗布泊的淡水水源地——阿提米西布拉克(“六十泉”),在2012年11月做了具体考察。除这60个地点外,我在30年间的实践过程中也有新发现,比如木垒明水泉化石“树林”、木垒与巴里坤之间的色必口要塞、昌吉市庙儿沟观音洞、哈密“驿站文化区”、“左公柳”的原始林地等,总计超过80处。

  记者:三十年前,您开始进行新疆的人文、史学考古研究,那时的工作条件、自然环境与现在相比有什么不同?

  杨镰:八十年代中期,我一次次通过荒漠独行的方式,乘公交、搭便车、骑自行车、徒步、骑马、骑骆驼,在新疆历史文化的标志点,做了从整体格局为背景的实地考察。抵达塔克拉玛干腹心地带的喀拉墩的第一印象,至今记忆犹新:千年古城简直如同刚刚下了班的超市。从那时起,我对沙漠的形成有了一步步深入的认识: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在新疆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原来只是一片一片的沙地,唐朝以后才连成一片,形成世界第二大的沙漠。这个过程,使得塔克拉玛干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疆历史的博物馆”。

  二三十年前在新疆旅行的条件,与今天不能相比。早期旅行,我带着对西域文明的无比向往启程,近来有些考察有随行人员陪同,吃住在宾馆,但为了能有新的发现,还是应该深入基层。

  认识新疆的现状,关系到新疆的未来,对环境、人文、过去与现在的衔接,必须投入更大的关注。

  记者:您说“在新疆,通过认识环境来认识自己”,您对此有何体会?

  杨镰:新疆自古是世界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之地。认识新疆的环境,是认识新疆过去与未来的途径,也是提升自己做“新疆人”的基点。

  1968年,作为北京知青,我来到新疆接受再教育,人生经历从此与新疆结为一体。我在新疆,是通过认识环境来认识自己。我希望我们的同行者一同记录自己的见闻,借助旅游成为新疆古今文明的见证人、记录者。

  记者:您在《最后的罗布人》中,曾引用西方学者100多年前的研究成果:在塔里木开垦的绿洲只能维持200年左右,警示西部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必须引起普遍关注。目前新疆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杨镰:一个世纪前,美国气象学家亨廷顿来塔里木调研后得出结论:在塔里木开垦的绿洲农田一般只能延续200年,以后就变为荒漠。而荒漠通过自然恢复重现生机则需要300年。在塔里木,当所有的绿洲都成为农耕之地,就是失去生机的前提。他的结论来自实地考察,值得我们警醒。开发西部与保护天山南北的人文生态环境并无冲突,保护环境是开发西部的重要内容,不可磨灭,不可或缺。今天,每一个热爱新疆的旅游者都应当是新疆生态环境的保护人。

  2010年,我们来到塔里木调查“塔里木河断流”实况,当时有专家认为:这没什么,是天旱所致。可塔里木号称世界的“旱极”,天旱是常规。我们的结论则是:“塔里木河断流”的人为因素不容忽视。

  新疆连接成线的绿洲是丝绸之路的天然驿站,而胡杨、红柳则是东来西往的旅客的保护伞。没有今天的生态系统,新疆就没有明天。对旅游者而言,完整的、生生不息的环境,是我们进入新疆的出发点。文化遗址与生态环境共存,不仅仅是旅游资源,也是游客们研习的讲堂。

  记者:新疆的旅游业发展迅速,罗布泊“五一”期间甚至派出巡逻队劝退遣返前来的游客,您对此怎么看?

  杨镰: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罗布泊地区3月刮大风,有时人一个星期都不能走出帐篷。5月地表温度则高达六七十摄氏度,人去了就像“铁板烙大饼”,并不适宜旅游。我们从事旅游,必须首先从安全有保障出发。

  新疆地域广袤,“死亡之海”是外人对塔克拉玛干的定位,我则将塔克拉玛干称为“新疆历史的博物馆”。罗布泊是西域历史文化的储存处,斯文·赫定新疆探险之旅起步于整个驼队埋没于和田河岸沙海,这已成为新疆探险考察在世界范围的经典内容。对此,赫定认真反思,几年之后发现前往楼兰的前提就是:携带足够的淡水资源,再穿越罗布泊。从此,经历了半个世纪,赫定在新疆、西藏考察的出发点就是:从不做危及安全的冒险。

  “安全”是一切旅游的立足点。在新疆,旅游是提升文化素质的活动,没有安全保证,做任何事都不足取,误己及人。

  记者:在科考过程当中,您是否看到过新疆经济增长、旅游行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杨镰:近期有一条新闻,是某位中国学生在文明古国埃及的世界文化遗产上刻画“到此一游”,受到大家的谴责。几年前,我们到了罗布泊著名的太阳墓地,作为具有古楼兰民族特色的陵墓,这里世界罕见,但现场所见让我大吃一惊:著名的墓地已经面目全非,由七层胡杨木桩环抱形成的陵墓已经被游人拆毁得七零八落,都看不出模样了!在新疆早期发现的岩画,世界闻名的有几千年历史的岩画被“到此一游”覆盖了,保护吐鲁番的交河故城,任务也相当艰巨。

  据前人统计,20世纪的英文词汇,“Loulan”的使用频率相当高,楼兰是中外旅游者梦寐以求的秘境,保护楼兰与保护华夏文明,都是每一个关心新疆的旅游者共同的意愿。目前我的同事,社科院的研究员、博导,正筹备到楼兰保护站做义工。而广东科学探险俱乐部为保护楼兰所做的贡献,也不会被遗忘。

  总而言之,在新疆,文化遗址遍布天山南北,进一步加强管理与宣传非常必要。

  记者:对于新疆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开拓,作为资深专家您有什么建议?

  杨镰:我们应该本着丰富业余生活、感受文明、传承文明的方式追寻旅游发展和开拓的脚步,而感受文明、传承文明将成为旅游者与组织者的共同使命。

  记者:作为“天山走廊”学者和特邀嘉宾,请您为“2013新疆旅游文化创新发展论坛”讲几句话。

  杨镰:新疆旅游博大精深,旅游文化是新疆和谐发展的内容。

  新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由丝绸之路贯通,新疆历来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双重通道,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之地。中国三大神话母题之一“昆仑神话”源于新疆,“玉石之路”是东西方数千年来的向往与追求。三大哺乳动物野马、野骆驼、新疆虎的发现,打破了动物原有的谱系。今天,天山南北的丰富资源,被称为“中国21世纪繁荣发展的原动力”。在新疆旅游,所去的地方因人而异,但行走在天山南北,认识新疆、进入中华民族交流融合的走廊——新疆丝绸之路,人们向往已久。(都市消费晨报)

责任编辑:王琳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