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蒲公英,文明种子生——山东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0-10-28 15:04:00    来源:农村大众报


  农历每月逢二、七,是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张家寨子村传统大集。村里有个银杏公园,这两年,园里那棵600年的银杏树下,又悄然兴起了一个“文明大集”。十里八乡的人来赶集,都喜欢到“文明大集”上赏字画、看演出、听讲堂、读图书…… 

  “文明大集”能火,可不是搭台摆摊那么简单,从选址到“备货”,都细致摸清、紧密对接着群众需求。在山东,围绕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这个总目标,从省级层面的系统设计,到各地的大胆探索,在紧紧扣住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同时,更进一步着力激发乡村内在活力,不断创新着工作方式。 

  自2018年至今,山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从试点起步,逐渐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包括29个全国试点、50个省级试点县(市、区)在内,全省已建设县级文明实践中心173个,建成率100%,建设镇级文明实践所1849个,建成率98.1%,建设村级文明实践站56786个,建成率79.6%,以点带面,星火燎原,在基层激发出了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巨大活力。 

  创新工作方式:  

  打通,更要激活

  在广大乡镇村居,党群服务中心、村史民俗馆、广场礼堂、书屋大院等设施整体盘活,围绕文明实践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如淄博市临淄区、宁津县等地还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探索文明实践活动数据管理与快捷运行,在丰富传播内容、打通传播渠道的同时,贯通“媒体+政务+服务”,实现了新型传播环境下与群众的灵活互动。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各地注重发挥个人、家庭、村居等“点”的主动性,极大地激发了乡土人文活力。党员带头,全省党员干部每年参加文明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20个小时,带起省县市乡村各级志愿服务队伍;在组织专家学者、律师大学生等城市人才下沉服务的同时,更吸引、凝聚了大批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等乡村本土人才。典型带动,发挥先进个人、文明家庭、文明单位等示范作用,让身边的鲜活案例感染身边的人。品牌引领,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明星”项目有感染力、感召力。在各个县域之下,扎根乡镇村居的实践站(所)犹如一座座堡垒,既围绕一个目标单兵作战,又在中心的协调下互联互通,以点带面,通过有的放矢地“讲”、实实在在地“评”、真心实意地“帮”、丰富多彩地“乐”、文明规范地“庆”等形式,既传播了党的创新理论,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又提升了群众思想文化水平,弘扬了时代新风,在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同时,有效激活了乡土人文因子。 

  丰富工作内容:

  做实,还要出新

  在龙口市,“习语润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组建市级百姓宣讲团,线上线下同频,开展理论、政策、法治等系列宣讲,广泛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受群众欢迎。汶上县面向全县“五老”人员及典型先进人物等选拔乡土讲师,组成“乡土讲师团”,说乡音、举实例,用“土教材”讲活“新道理”,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耳走心。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的“理论之声”、济南市莱芜区羊里镇东土屋村“书记广播电台”等,通过讲堂、广播、微信等渠道,变“一人讲”为“大家讲”,吸引了群众参与。 

  文明实践,群众是主体。莒县夏庄镇的“圆桌夜谈”、单县龙王庙镇刘土城村“乡村夜话”、龙口市东江镇董家洼村“大槐树下”设实践点等,充分利用村民农闲时节茶余饭后拉呱聊天的机会开展实践服务,一方面在与群众交心、交流中梳理问题,一方面针对问题提升了服务精准度。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北坪村的“守望相助”志愿服务队、济南市莱芜区和庄镇张家台村的“生活帮”文明服务站等通过走访、帮扶困难群众,在传递党和政府关怀的同时,也让村居内守望相助的氛围变得浓厚。平度市仁兆镇“庄户学院”、五莲县“喇叭花”村村播报等做法则通过传播农业技术、提供知识服务等组织、吸引农民学习。 

  利用春节、清明等传统节点,山东省文明办面向全省发起文明过节倡议,经网站、微信、客户端等广为传播,成为热点。在各地,如日照市岚山区423个行政村实现“文明迎亲队”全覆盖,济南市章丘区、青岛市城阳区、桓台县等地倡导新时代文明实践婚礼,巨野放大地方传统习惯推行丧事“一碗菜”、曲阜市石门山镇西焦村立足“孝德”之风建起“幸福食堂”、广饶县广饶街道国安社区着眼于家风建设开办“至善讲堂”等,则在细致服务中引导村风、乡风的转变,均起到了破旧立新的积极作用。在实践中,各地引导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发力,根据各地实际细化村规民约,实现了移风易俗与提升村民自治水平的有效结合。 

  试点以来,山东省坚持推动文化下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加大乡土文化人才培养与地方文艺组织扶持力度。胶州市打破村居、城乡隔阂开展“文化串门”惠民活动,帮助农村社区组建“邻里艺术团”;平度市推出“行走的书箱”服务,推广乡村阅读;泰安市岱岳区天平街道池子崖社区“漂流书屋”、肥城市“爱心书屋”为孩子们提供暖心阅读等等,有效地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此外,从加大对地方民俗文化、技艺的保护传承,到鼓励推动乡土文化融入现代发展,也有效激活了沉寂的乡土人文因子。 

  探索工作机制:

  长久,源于活力

  在荣成,凡18周岁以上公民都有自己的“信用账户”,个人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次数、时长自动录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后台,形成一定的信用积分。根据当地个人信用积分管理办法,政策适用、评先选优、岗位招聘等都与积分多少挂钩,达到一定分值的市民可享受信用贷款、减免费用等160多项优惠……让奉献受尊重、有回报,是为了文明实践长期化、常态化运行。 

  在省内,像荣成这样鼓励人们践行新时代文明的努力有很多。邹平市的“五星评定”管理、枣庄市薛城区“积分制”管理“星级化”考评以及肥城市、桓台县的“时间银行”……因地制宜的奖励办法,大大释放了整个社会尤其是农村居民的志愿热情。 

  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中心、站(所)充分发挥阵地优势,创新工作方式,在促成群防群控、联防联治高效运作,构建党政、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防疫网络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全省约有8.3万支志愿服务组织、212万多志愿者广泛活跃在城乡社区、村居疫情防控战场上。在前线,布控、测温、登记、疏导……在后方,代办、跑腿、宣讲、清扫……围绕疫情防控,一个个讲科学防治、传权威资讯、做心理辅导、解生产难题的志愿服务项目破土而出,在消解谣言、稳定民心、织密防控网的同时,充分展现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巨大优势。一场战“疫”,检验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成色”,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了与党和政府“不能面对面,更要心连心”的紧密,也吸引着更多的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了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行列。 

  在山东,新时代文明实践有个统一的标识——一朵蒲公英。中心、分中心、站(所),是蒲公英;项目、志愿团队、每个人,也是蒲公英。在时代新风中,千朵万朵蕴含希望、活力、正能量的蒲公英正将新时代文明的种子播撒在齐鲁大地。(农村大众报记者 段新勇)

  • 客户端

  • 公众号

  • 微博

四德榜网
山东志愿服务网
山东省
精神文明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文明山东客户端
文明山东公众号
文明山东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