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首主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信箱:sdwmwtg@163.com

中国文明网首页 > 专题 > 山东实施乡村文明行动 > 各地开展工作信息>正文

肥城市推动“乡村文明行动”深入开展

2011-07-21

来源:肥城市文明办 作者:李润杰

字体:[][][] [打印] [关闭]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肥城市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为抓手,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载体,突出“五大重点”,实施“五项工程”,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上水平。

一、以提升农民素质、倡树文明风尚为重点,实施文明创建“三个三”工程

自去年以来,在全市农村创新实施了以“构筑三大阵地、培育三支队伍、开展‘三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建“三个三”工程,以此为抓手,统筹城乡文明一体化建设。目前,肥城市“三个三”工程的经验做法在cctv-7《文明乡风》栏目、《精神文明导刊》、中国文明网、齐鲁文明网等媒体上进行了宣传报道。一是构筑“三大阵地”(在每个村着力建设一条文明街、一所文明市民学校和一家农家书屋)。截至目前,全市近50个村,村村建立起文明一条街,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广泛宣传公民道德、文明典型、乡村文化等内容,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教育。建设文明市民学校,广泛开展传统文化、思想道德、文明礼仪等教育,提升了农民文明素养。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力度,建成农家书屋385家,实现全覆盖。二是培育“三支队伍”(在每个村培育一支道德评议队伍、一支志愿服务队伍和一支文化宣传队伍)。目前,全市607个村,村村建立了道德评议队伍,在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宣传大政方针政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志愿者登记人数现已达到6000余人,成立了“泰山文明使者”肥城志愿服务总队,下设10支专业服务队,86支志愿服务队,社区志愿服务站57个,农村志愿服务站302个,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志愿服务网络。村村至少配备了一名文化辅导员,建立起锣鼓队、秧歌队、舞狮队、舞蹈队等各类基层文艺团队300多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吸引了群众广泛参与。三是开展“三争”活动(争做文明市民、争当文明家庭、争创文明村活动)。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深化“鲜花送文明”活动。作为“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载体抓手,从2003年开始连续八年来,评选文明之星400余个。推出全国(田秀英)、省级(张燕)、泰安市级(王华、曲明雪、曲来玲)三级道德模范。广泛征集“肥城精神”和“十大陋习”,并组织开展了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六进”活动,使之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了评选“一千名孝星”、“一千名德高望重的老人”和“一千名好邻居”活动,在九九老人节来临之际,将进行隆重表彰,旨在全市树立一批为老服务、和睦邻里的典范,弘扬孝道文化,倡导文明和谐。组织开展了肥城市文明单位结对共建文明村活动,打造了一批示范样板村。

二、以开展农民培训、提升综合素质为重点,实施农民“大培训”工程

着眼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的新型农民,去年以来在全市铺开实施了“农民大培训工程”,即从2010年起到2012年,每年培训农民10万人次,三年培训农民30万人次,力争实现农民培训全覆盖、无盲区。具体目标是,每年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5.8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创业培训1万人次,引导性培训1.7万人次,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民文明素质普训。具体工作中,建立完善了“八个一”工作机制,即成立一个领导班子、制定一个培训方案、召开一次动员会议、建立一支讲师团队伍、编写一本《农民手册》、开设一个培训网站、形成一个形象进度表、建立一套评价制定。2010年共培训农民12.7万人次。今年上半年,培训农民10606人。同时,编印了7万字的《农民手册》免费发放至20多万户农民群众。

三、以提升服务能力、繁荣文化生活为重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集展览馆、图书馆、博物馆于一体的肥城市文化中心已开工建设,计划2013年底投入始用。集广播电视节目编排制作播出、文化、商务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大厦——肥城文广大厦2009年开工建设,现已完成主体工程,2012年投入使用。14个街镇已全部建立了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达到385个。607个行政村全部通上了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了100%。到今年6月底,全市共发展有线电视用户20多万户。成立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肥城市支中心,全市14个街镇、607个行政村全部建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全面落实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实现每月每村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目标。由泰安圣盛文化传媒公司投资3200万元,对原电影院进行改造建设数字影城,8月份将建成使用。创新实施了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递进培养工程,此项目已被文化部、财政部列入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是全省唯一入选的县级市项目。坚持办好桃花节、品桃节、国际有机农产品博览会等大型活动演出。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宣传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四、以打造优美环境、塑造乡村新貌为重点,实施“四化两处理”工程

“四化”即镇街驻地道路、主要干道两侧及沿街店铺前要全部实现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推进街镇道路绿化升级改造,建设永久性景观绿化带;行政村主要街道全部硬化,并逐步扩大硬化范围,主要街道两侧建设排水沟,安装路灯,两旁栽植花草树木,庭院内外搞好绿化;主要街道两侧墙体进行粉刷,实现美化。“两处理”即镇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要求各街镇至少建立一座垃圾压缩站,各村(居)至少建设一处地下垃圾转运站。建立多元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体系,发挥好康汇、康龙两家污水处理厂的作用,加强污水配套管线建设,沿线新建社区生活污水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其他镇街新建社区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线和小型污水处理站,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打破城乡环卫管理二元结构,逐步实行市、镇、村三位一体的环卫管理体制,推行“户分类、村(社区)收集、镇(街)集运、市处理”垃圾处理模式,各村居建立垃圾转运站、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配齐保洁员,每天按时进行垃圾集中收集和定点存放,统一汇集到垃圾转运站。各街镇建设垃圾压缩站,配备垃圾清运车,负责生活垃圾的归集、压缩和运送至焚烧处理厂。到2012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管理体系。

    五、以加强综合治理、促进和谐稳定为重点,实施“平安村庄”建设工程

  围绕“一个目标”,健全工作机制。落实镇、村、组三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制,坚持综治例会制度,整合资源建设好街镇综治工作中心和村、企、校综治工作站。坚持“两个方针”,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社会治安治理工作,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确保镇村治安状况平稳。坚持“抓早、抓小”的方针,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制,做到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构建“三级网络”,增强维稳力量。镇级构建治安防控网络,组建社会治安专职巡防队伍,定期开展治安巡防。村级构建群防群治网络,建立完善调委会、治保会、综治室、矛调室、警务室等综治领导机构,组建治安巡防员、治安信息员、综治特派员、看楼护院员等群防群治队伍。在每个村设立了1名社情民意联络员,负责信息搜集、报送工作,确保“耳聪目明”、上下贯通、信息共享。打造“四个亮点”,展现综治特色工作。成立“留守儿童托管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服务联络中心,设立留守儿童关爱岗位,做到了在生活上照顾、在学习上帮助、在成长上辅助。建立健全了镇村两级安置帮教机构和制度,建立帮教对象档案,强化对帮教对象的控制,帮助解决帮教对象的实际困难,防止了重新犯罪。开展边际相邻镇村缔结“友好对子”、“兄弟镇村”和“共建提升”工程,携手并肩共创边际平安稳定。打造一批“单位零发案、个人零犯罪、事故零发生、矛盾零上交”的平安村、平安单位,发挥示范作用,促进平安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五是开展“五项平安创建”,推进和谐平安建设。开展“平安家庭”、 “平安文化市场”、“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夯实平安创建基础,促进了社会平安和谐。

责任编辑:李润杰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