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文明实践赋能更好潍坊

发布时间:2024-09-19 16:21:00    来源:“文明潍坊”微信公众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潍坊,这座有着940万人口的全国文明城市,多年来城与人的温暖和谐互动,人与城的共生共荣共赢,在发展中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特别是近年来,潍坊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通过优化整合阵地资源、创新文明实践载体、丰富文明实践活动等举措,不断提升“全民文明实践”质效,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热在基层、强在基层,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有力推动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以多彩文明实践为更好潍坊建设添薪赋能。

从“全面覆盖”到“用好用活”,不断筑牢文明实践“前沿阵地”

高密市“百姓学堂”办到群众家门口(资料图)

如今,建在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百姓学堂”,成了高密市阚家镇松兴屯村农民孙洪山最常去的地方:“这里讲的都是咱身边的故事和关心的事情,送来的服务都是咱老百姓最需要的。”据了解,高密市充分聚合各类资源,通过宣传理论政策、讲习道德规范、倾听百姓呼声、解决百姓诉求等实现“一堂多用”,让文明实践站发挥出多元效应。

昌邑市公园里的文明实践站(资料图)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能否落地生根、出彩出色,关键在阵地。昌邑市发挥广场公园、社区(村)公益集市等场所优势,变“拉群众进实践站”为“到群众中建实践站”,打造人人可来、时时可来的“没有围墙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紧紧抓住山东“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的有利时机,潍坊立足丰厚的文化资源,规划打造市域文明实践展示区(展示带),将文明实践站点串点成线、扩线成面,形成文明实践矩阵,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碰撞,为全龄段群体提供多元化服务。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在城市,依托居住小区物业服务单位办公场所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农村,依托党员、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等家庭为中心户,推广建设独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有力推动了文明实践进家入户。此外,还探索文明实践阵地向重点行业领域拓展,建成全省首个高速公路文明实践阵地,丰富文明实践的内涵和外延;青州市探索创新“金融+文明实践”体系,特别是以普惠金融为目标的“无感授信”惠农利民服务模式,把文明善行量化为积分“存储”,将文明信用变成“真金白银”。市巾帼家政广场文明实践站与百余家社区网点结对共建,实现社区“红色家政”与文明实践的互通共融。

近年来,潍坊各地夯实文明实践工作,不再另起炉灶,也不是简单的“挂牌子”,而是高效整合基层现有的公共服务资源,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打造功能完善、包容纳新、灵活多用的文明实践场所。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6个、文明实践所152个、文明实践站6962个,新建行业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200余个,实现县镇村三级全覆盖,遍布全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已成为文明融汇之地、爱心汇聚之所、服务输出之场,带动文明实践呈燎原之势。

多彩文明实践活动聚人气,让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格”

文明实践阵地建好了,如何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供给,让群众感受文明之美、实践之乐?潍坊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活动,将文明实践浸润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文明实践处处可见、时时可感。

连日来,一场“潍爱出发”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在潍坊各地陆续开启,将健康义诊、爱心理发、文艺演出、科普宣传、非遗手工展示等一大批文明暖心服务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据了解,该主题活动紧贴群众需求,充分汇聚市、县两级优质资源及专业力量向基层下沉,以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为依托,不断推动文明实践提档升级,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热在基层、强在基层,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视线转向另一边。夜幕降临,当“烟火气”遇上“文明风”,潍坊文明实践开启了新“夜”态,零距离服务群众“不打烊”。在共享活动空间,享受文艺大餐;在“夜校”课堂中,沐浴知识之光;在火热的“文明集市”里,感受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万千气象……最近,为让文明实践“活”起来,全市各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充分利用夜间群众闲暇时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开展夜间文明实践活动,通过文艺汇演、文化夜市、全民健身、公益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夜服务”“夜分享”“夜体验”等文明实践新场景。

除了内容和形式上的多维创新,文明实践活动更要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一直以来,潍坊坚持从丰富活动载体入手,让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不断开拓文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我行动”系列主题活动,形成“文明实践搭台、各方都来唱戏”生动局面;组织各地举办潍有书香·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之“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读好书”活动,通过“领读、伴读、共读”的形式,引领市民走进书香世界;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让群众深度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举办颇具乡土气息的“村BA”篮球赛,成为乡村文体活动赋能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文明的有力实践……眼下,文明实践活动已在潍坊“遍地开花”,不仅延伸了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半径”,更成为滋养文化、培育文明的沃土。

培育精品项目、塑强特色品牌,激发文明实践新活力

如果说“以群众的需求为中心”,是潍坊市文明实践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潍坊正在积极推进实施的文明实践精品项目培育工程,就是文明实践精确对接群众需要的生动实践和具体载体。

今年以来,潍坊市按照“市县带头示范,一镇街一品牌”的思路,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创新内容和载体,精准对接群众多元需求,持续挖掘培育具有潍坊特色的文明实践精品项目,带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融合发展,推动全市文明实践创新提升,让文明实践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在此背景下,一批受欢迎、可持续、叫得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项目竞相涌现。

这其中,有致力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的“文化赋能城市社区高质量发展”项目,着力打造一批有底蕴有特色有品味的文化型社区,让社区既“塑形”又“塑魂”,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潍城区创新打造“对联传思想”文明实践项目,将对联文化“种”在基层,通过对联传递党的创新理论、陶冶群众思想情操、凝聚爱党爱国民心,让对联文化成为涵育文明的催化剂、引领风尚的指向标;青州市孵化培育“长者乐堂”文明实践项目,通过整合服务模式,为农村老年群体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社交于一体的暖心场所,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这些项目重点聚焦便民服务、敬老爱老、文化文艺、心理关爱、全环境立德树人等内容,针对群众个性化差异化需要,精心设计、多点覆盖,推动文明实践服务供给由“同质”向“精准”转变,不断提升文明实践引领力。目前,全市已孵化培育群众参与度高、特色鲜明、可持续运转的文明实践精品项目达82个。

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让文明实践之花处处绽放

“现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节俭消费,减排场不减人情,真正为人情债‘减负’了。”昌乐县红河镇韩家集子村村民感慨地说,“过去村里婚丧嫁娶都在比谁家操办得更‘场面’,现在比的是谁家办得更文明、更节俭。”

昌乐县举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移风易俗集体婚礼(资料图)

“红白事从新从简”“为人情债减负”蔚然成风的背后,离不开移风易俗的推行。近年来,潍坊市把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抓手,坚持示范引领、制度约束、宣传引导等同向发力:建立“市主抓、县主体、乡主推、村主责”的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构建起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指导基层依托文明实践阵地,运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方式,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推进婚丧习俗改革,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婚礼堂,常态化举办集体婚礼、文化婚礼、公益婚礼等活动,大力推广“惠民礼葬”模式;推广建设“美德超市”等应用场景,将群众日常文明行为转化为可量化评价的“美德积分”,并给予相应的精神激励或物质奖励,调动群众主动参与、自觉践行的积极性;发挥党员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对陈规陋习说“不”……种种举措既致力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形成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陋俗的良好氛围,还有效提振了群众精气神、增强了基层凝聚力。

此外,聚焦“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要求,潍坊还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惠民、学习阅读等“党的声音进万家”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把“大政策”转化为“小故事”,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文艺”,以时代价值的乡土表达,助力群众实现精神富有,有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载文明而驰远,笃实践而立心。如今在潍坊,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发挥大作为,一场场接地气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温暖人心,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根植于“更好潍坊”这片热土上,焕发勃勃生机,一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文明画卷正徐徐展开。

  • 公众号

文明山东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