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殡葬改革后的乡村新风

发布时间:2022-04-12 10:36:00    来源:新华网


  以前在城里常见的庄重肃穆的追思会,如今在沂蒙山区腹地的沂水县龙家圈街道后埠子村,从去年到现在已经举行了10次。

  近日,后埠子村红白理事会负责人武明明主持了一场追思会,并在现场介绍去世村民张绍安的生平:“老人一生勤勤恳恳,承担家庭责任,抚养子女,关照邻里。他是个普通的好人,也是我们的好邻居。”来宾们在逝者院中默默伫立,寄托哀思。

  武明明说,重视殡葬传统的村民们,对追思会和当地简化的殡葬流程接受速度很快。“用村里老少爷们的话说,追思会以前都是城里人办的,没想到咱庄户人也可以搞,这种形式还不赖。”

  当地村民说,逝者的追思会一般由街道和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人员主持,总共持续十几分钟,整个流程简短肃穆,以往“大操大办”的景象不复存在。

  接受了殡葬改革后,村民们更乐于接受更多新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礼葬’的另一面是‘厚养’,这一观念也逐渐体现在老百姓的日常行为中。”武明明说,现在不少村民都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中,到了周末,志愿者给老人们义务理发、洗衣服,村里的矛盾越来越少,邻里关系也越来越和谐。

  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文化墙上满是村民们参与的丰富多彩活动的留影。“大家看了《樱桃崮下》电影,都说怪好看,我们自己又创作了方言版的话剧,过几天还要去参加演出呢。”后埠子村村民刘西云对记者说。

  另一方面,沂水县近年推行包括追思会在内的殡葬改革措施,也为民众大大减少了经济负担。张绍安的亲属说,整个葬礼,不用修坟、买棺材、买孝服,火化和骨灰盒都是免费的,逝者安葬在公益性公墓,比之前省了一大笔钱。

  “之前办一场白事,各种费用加起来至少两万多元。”武明明对记者说,虽然大家心里都觉得是个负担,但表面上又不敢明说,没人敢主动简省,如今情况则有了很大改变。

  从2017年开始,当地推出殡葬改革政策,对具有当地户口、在沂水去世的民众,其遗体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费等费用全部免除,逝者统一免费安葬在公益性公墓,相关费用由当地财政承担。“县财政每年支出2000万元,可满足全县的殡葬需求,让逝者‘逝有所安’。”沂水县民政局局长王洪涛说。

  • 客户端

  • 公众号

  • 微博

四德榜网
山东志愿服务网
山东省
精神文明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文明山东客户端
文明山东公众号
文明山东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