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无废城市”实践者,威海垃圾分类“2+n”模式落地

发布时间:2019-12-26 14:02:00    来源:文明威海


  2019年10月,《威海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发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分别从工业、农业、生活、危险废物、海洋、旅游等6个方面提出“4+2”试点模式,到2020年底初步形成“无废城市”建设的“威海模式”。 

  目前,机关、企业、社区、学校、民众等全社会力量积极行动起来,共建“无废城市”,共享幸福威海,“无废城市”理念得到社会各方的广泛认可,营造了建设“无废城市”的良好社会氛围,“无废城市”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无废”理念深入人心

  “拎起菜篮子,使用环保购物袋,少用一次性制品,拒绝白色污染”“资源再利用,变废为宝”……在环翠区鲸园街道花园社区,每栋楼都设置有“无废社区”条约宣传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公约内容,争当无废社区的实践者。

  继打造社区酵素房、墙上农场、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后,今年花园社区全面开展“精致社区·绿色生活”环保项目。用废旧轮胎改造成的“鹤”,寓意和睦、和美、和谐,颇受居民喜爱;在社区留白位置打造环保艺术长廊,不仅让居民有了休闲的好去处,更在潜移默化中让环保、无废理念深入人心。 

  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祁军玲表示,“‘无废’不是没有废弃物,而是从源头处理、资源化利用的一个过程。我们社区就是以践行垃圾分类为基础,以绿色、环保、生态为目的,重点提升居民服务质量,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当前,各个社区、学校正创新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积极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在威海市实验小学,有这样一间别致的教室,教室没有课本,有的却是用废牙签做的“环翠楼”、用塑料泡沫做的“微型小屋”、用废弃布料做的“手工衣服”...... 

  据该校教师林青介绍,学校为培养孩子们养成废物利用的习惯,特意开展了有关“变废为宝”的特色校本课程学习,这间教室就是孩子们的实践基地。这些手工品均来自于生活中废弃的塑料品、废旧布料等,由学生们制作而成。 

  在威海市普陀路小学,生态储蓄银行、环保超市、废弃易拉罐上墙……每个角落里都彰显着“无废”理念,就连教学楼也是内藏乾坤,一楼到四楼的走廊是由师生手工制作打造的生态特色艺术长廊。 

  据普陀路小学德育处主任阮清介绍,学校自主开发了《与绿色同行》《生态种养殖》《环保社会》等学校特色教材和特色课程,通过课程指导实践,让学生先形成绿色环保的观念,再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真正践行绿色行为,开启绿色生活。 

  垃圾分类“2+n”模式落地

  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威海市将实行全品类管理,以可回收物、其它垃圾、有毒有害、餐厨废弃物为基本类型,按照“2+n”模式实行垃圾分类制度和投放标准,建立收运体系。

  到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覆盖率达到30%,其中环翠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形成成熟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各区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如何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推动垃圾分类利用、打造“无废城市”的重要环节。为此,我市将加快餐厨废弃物处置中心项目的升级改造,逐步扩大收集范围,将农贸市场、海鲜市场等产生的有机垃圾都纳入餐厨废弃物处置体系。 

  对于医疗机构垃圾,我市则将推进强制分类。到2020年,我市各级医疗机构将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设施全覆盖,回收利用率达到40%以上,医疗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对于建筑垃圾,则将综合考虑建筑垃圾产生区域、产生量、收集、运输距离等因素,规划布局建筑垃圾的转运、临时处理、消纳处置、资源化利用设施,形成与未来发展相匹配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并建立建筑垃圾处置收费制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的投资建设。 

  在推行垃圾分类的同时,垃圾处置设施的建设也将加快,争取到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焚烧处理比例达到100%。在区域整体规划中统筹考虑生活垃圾、污水污泥、渗滤液、建筑垃圾、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进行集中布局建设,实现供水、供电、外部道路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土地节约利用效率。 

  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方面,我市鼓励提倡大型超市、大型商场、农贸市场等场所重提菜篮子、布袋子,A级旅游景区不提供、销售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并倡导实现“光盘行动”。 

  此外,威海市还将大力推广绿色包装,推动威海顺丰电商产业园项目的绿色物流体系建设,实现智慧物流、电子商务、互联网、信息科技等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集聚,引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全市绿色物流体系建设。 

  

  • 客户端

  • 公众号

  • 微博

四德榜网
山东志愿服务网
山东省
精神文明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文明山东客户端
文明山东公众号
文明山东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