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首主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信箱:sdwmwtg@163.com

中国文明网首页 > 专题 > 2014逛庙会 > 周村芯子>正文

周村区周村芯子

2014-01-23

来源:山东文明网 作者:郑红丽

字体:[][][] [打印] [关闭]

    地点:淄博市周村区
    时间: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2014年2月12日—2月14日)
    “周村芯子”是周村春节扮玩中一种奇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内容丰富宏伟壮观。每年正月十三、十四和十五将会在周村上演三天。周村芯子被选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村芯子是一个独有的艺术品种,是和周村花灯相辅相成,同步发展起来的,自唐宋以来至明清时期,周村的商业陆续发展规模渐大,商业街市分布完整,分工精细,配套完善,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客商纷纷来此进行贸易,带来了文化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当时周村庙宇众多,各种宗教都有不同的祭祀形式,各种庙会也应运而生,在庙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民间传统文化表演活动,由于观者众多,个高的能够尽情的看,个矮的和老人、小孩只能远远站着无法观看。为解决这一问题便逐渐出现了“踩高跷”等表演节目的形式,一些大型表演节目还扎制了人抬的舞台,演员站在上面进行表演,远远就能看见,周村芯子即在此进开始成形、发展,并逐渐传至四邻周边,《博山县志》对此有明确记载。
  芯子是一个综合艺术体,一是展示了周村丝绸,二是传播了民间文化,三是促进了商贸活动。芯子实际上是由16人(8人一个班)轮流抬着的一架装饰好的舞台,上面有化妆的演员造型和表演。每台芯子都根据出资者有不同的队伍,根据内容不同有各自的名称,有固定的组织形式:
  一、旗、络、伞、扇开道。“旗”上写明芯子表演队伍的名称;“络”用丝绸编织而成,饰以各种吉祥物,高挑在空中;“伞”用丝绸制成,此“伞”不同于一般的伞,在周边垂下一块绸子,迎风飘荡;“扇”用精美的丝绸和上好材料扎制而成,象征玉皇大帝左右打扇侍童。
  二、锣、鼓跟进。锣鼓曲牌以各种民间曲调为主,有“凤点头”、“急急风”“四点头”等,手法有快长槌、慢长槌等。
  三、芯子表演主体。根据演员多少有单人芯子,双人芯子、三人芯子、多人芯子等,表演以戏剧故事、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如《西厢记》《吕布与貂婵》《罗成卖绒线》《八仙过海》《贵妃醉酒》等,演员浓妆艳抹,高站空中表演,十分惊险生动。表演队伍四周又有云彩灯,即展示了花灯,又起到保护芯子队伍安全的作用,妆芯子队伍出动时,大街小巷人潮涌动,观者人山人海,鼓乐喧天,彩旗飞舞,壮观绝伦。

    正月里闹元宵,是中华民族延续了二千多年的传统风俗。中华大地闹元宵的形式多种多样,聪明的周村人在闹元宵的娱乐活动中发明了令人赏心悦目的“芯子”表演,并将这一艺术表演形式与元宵节闹花灯巧妙的结合起来,每年的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八走街串巷表演,吸引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前往观赏。
  位于山东中部的淄博市周村区有“天下第一村”之称,据传是清代的乾隆皇帝所赠,是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一座商业重镇,享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之美誉。周村在历史上曾几度辉煌,清光绪三十年(一九0四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奏请皇帝自行开埠后,一时“天下之货聚焉”,最多时商号、作坊达到五千余家,电视剧《大染坊》的故事就出自周村。
  周村“芯子”的起源可追溯到明清时期。传说泰安奶奶即碧霞元君是周村长山人,农历三月十五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每年从三月初三,周村人就开始张罗着迎泰安奶奶回娘家,自此日开始,至三月十五奶奶生日,周村便开始一年一度精彩的社火祭祀表演。在龙灯、狮子、竹马、旱船等表演中,聪明的周村人从高跷和蜡烛灯台得到启发,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周村“芯子”。
  传统“芯子”分为单人芯子,双人芯子、三人芯子、多人芯子等,表演以戏剧故事、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如《西厢记》、《吕布与貂婵》、《罗成卖绒线》、《八仙过海》、《贵妃醉酒》、聊斋故事等,演员浓妆艳抹,高站空中表演,十分惊险生动。表演队伍四周有云彩灯,既展示了花灯,又起到保护芯子队伍安全的作用,当芯子队伍出动时,大街小巷人潮涌动,观者人山人海。
  “芯子”一出动常常是一连十几台,鱼贯缓行招摇过市。“芯子”表演队伍由三部分组成,最前面是招子(名旗),中间是旋络(花幡),最后才是“芯子”。一台大“芯子”一般需要五十一名演员,其中十六个抬芯子的,外加十六个换班,一人吹哨子,四人拿护杆,五人锣鼓班子,两人推旋络,四人扯旋络,三人推招子。
  担任“踩芯子”的孩童一般五岁至十一岁,由全乡全村精心挑选出来,既要扮相俊秀,又要形体轻巧,还得有一站一坐几个小时的吃苦耐劳精神。听行家说,保持“芯子”平衡的最大秘密是在“芯子”底层空间里,那里非规则地排列堆放着大小不等的石头。巧妙地放置压箱石头,是检验一台芯子制作师傅水平高低的标准。
  如今的周村“芯子”在继承传统造型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人物造型创新,电视剧《大染坊》中的周村商人陈六子及其他剧中人物造型被巧妙融入周村“芯子”。使人们在惊叹周村“芯子”技艺绝伦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到这座古商埠的往日风采。
  一台台“芯子”,就像一座座流动的舞台,凌空而来,飘然而去,令观者回味无穷......


责任编辑:郑红丽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