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首主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信箱:sdwmwtg@163.com

中国文明网首页 > 专题 > 公民道德建设 > 孝德工程>正文

一个女人撑起四个“家”

2011-10-07

来源:中共莱州市委宣传部 作者:李润杰

字体:[][][] [打印] [关闭]

刘明君:一个女人撑起四个“家”

刘明君与继父、阿姨在一起

刘明君工作照

刘明君与外甥女张韦旻在一起

 

 

  从19902011,二十一年间,49岁的女人刘明君用她柔弱的肩膀,先后撑起了四个风雨飘摇的家。201157日,刘明君被山东省确定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成为全省十位参评候选人之一,同时也是烟台市唯一一名候选人。当天,刘明君打电话向“父母”报喜,但她的亲生父母已无法分享她的快乐,因为他们已分别于1990年和1997年先后离世,而现在能与她共同庆祝的,只有她的继父徐忠喜和徐忠喜在刘明君母亲过世后娶的新老伴儿李国芝,刘明君称呼她为“阿姨”。

担忧:特殊的家

  在很多人眼里,莱州市地税局机关干部刘明君生活在一个极其复杂、特殊的家庭。1990年,刘父因病去世。次年,刘母再婚,与继父徐忠喜共同生活在莱州市干休所公寓里,那是刘父生前分到的房改房。1997年,刘母去世。两年后,徐忠喜再婚,就在刘家干休所的房子里,迎娶了新老伴儿李国芝。这时,居住在刘明君父母所遗房屋里的,已是三家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刚开始时,谁都不看好这个‘家’。”刘明君的邻居、今年75岁的退休教师崔秀芳说。在她眼里,1999年第二次重组后的“刘家”,充斥了太多的问题,“老人的赡养问题;房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刘明君和徐忠喜新老伴儿之间的问题;三个家凑成一个家,各自儿女们之间的问题”,等等等等,她经常莫名担心,害怕哪一天这个家会被闹得“鸡飞狗跳”,使“四邻不安”。

与崔秀芳不同,1999年的徐荣爱则不太担心“刘家”会闹,因为她觉得自己很了解刘明君。今年71岁的徐荣爱跟刘家于1986年同一批搬进干休所,两家住在同一单元,楼上楼下,“平时走动很勤,交往不错。”做邻居的二十五年来,徐荣爱亲眼见证了刘家的曲折变迁,见证了一个完整和睦的家庭四分五裂、两次重组。当刘母再婚时,她也曾担心刘明君能否接受继父徐忠喜和他带来的三女一男四个儿女,因为徐的四个儿女中,除了大女儿已婚外,其他三个都还没有成家,而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很沉重的负担”。不过,在接下来的四年间,她的担心逐渐烟消云散。因为就在这四年里,徐忠喜的三个儿女先后成家,而他们的整个婚事,都是刘明君在操办,订酒席、发请柬、雇婚车,甚至为新娘子化妆,刘明君一个人几乎包办了所有的事,忙得昏天黑地。“每一个婚礼都很隆重风光,不知情的人都不相信,刘明君这个最操心出力的人,居然不是新郎(新娘)的亲姐姐……”徐荣爱回忆说,那段时间里,她看到最多的,就是徐忠喜笑花了的脸;听到最多的,就是徐忠喜和邻居们对刘明君的夸奖,这一切让她对刘明君充满了信心,她感觉刘明君是一个“开通、爽朗、不自私,善于为别人着想”的人,而且“很会处理复杂的家庭关系”。她相信,第二次重组后的“刘家”,一定还会相安无事。

此后的十二年间,无数的事实证明了徐老太的猜测是正确的。

奉献:特别的爱

  “电视、冰箱、空调、热水器,家里十件电器,八件都是大闺女买的。”201157日,在刘明君亲生父母所遗下的房子里,李国芝指着满屋子的电器对记者说。目前,这所房子里,已只有她和徐忠喜在此常住。而她嘴里的“大闺女”刘明君,也正象这所房子一样,本该与她全无关系。但现在,这一切都因为刘明君而发生了难以分割的交集,三个支离残破的家庭,三代三十多口人亲密无间地融合在了一起,而这所房子则成为这三个残破家庭的最终交点。

  对于自己与李国芝的婚事,徐忠喜曾一度惴惴。最终结合前,他曾含蓄地征求过刘明君的意见,并表示如果刘明君不愿意,他可以跟李国芝搬出现在的房子。“当时明君对我说,叔叔,只要你感觉幸福,我就无条件地支持你。房子你和阿姨继续住,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这里永远是你的家,我也永远是你的闺女。”十二年后,当徐忠喜再次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时,仍然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他说,刘明君很短的几句话,让他几个月郁郁寡欢的心境一碧如洗。

  “毕竟是价值数十万元的房产,就算是亲生父女、亲生兄弟姊妹之间,也不会轻易地拿起放下,处理不好还会闹得亲戚反目、骨肉相残。”邻居徐荣爱说,刘明君的做法曾一度让她们震惊得感到难以接受,“觉得这个闺女真是太了不起了”。

  但在刘明君心目中,这一切却都微不足道。因为她感觉自己和丈夫都有着稳定的工作、不错的收入,而两位老人则很可怜,徐忠喜仅靠退休金生活,李国芝则家在农村,“不让他们在这住,能把他们撵到哪里去呢?反正俺是狠不下这个心,去撵两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刘明君说。

  邻居崔秀芳告诉记者,刘明君所做的,其实远远不止这些,她对那个特殊家庭的付出,是“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对待两个老人,跟对待自己亲生父母一样,实心实意地在尽孝。而且,还把两个家庭,包括徐忠喜和李国芝儿女们的所有事儿都揽在了自己身上,一个人扛起了三个本不相干的家。其中一个,还是各方面都比较困难的农村大家庭。”崔秀芳说。

  20033月,李国芝已离婚的女儿段晓燕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其时正值非典,许多人视医院为禁地,刘明君却毫不在乎地陪着这位“妹妹”去医院检查,并在对方被确诊为骨癌后,仍然在医院进进出出、探望护理,整个非典期间几乎都是在医院度过的。当时的很多医护人员都很好奇她们之间的关系,“因为在那种特殊时期,能长时间呆在医院照顾病人的,肯定是非常亲密的家属。后来俺问段晓燕,她就对俺说,那是她的亲姐姐。”因为段晓燕的这句话,当年曾护理过她的护士李云华误会了整八年,“一直认为她们就是亲姊妹,虽然模样不太像。”同年8月,段晓燕去世。“弥留之际,她拉着俺的手说,‘姐姐,俺很知足、很幸福,但今生没法报答您了,等来世吧。等俺走以后,这个家就托付给您了’。俺知道她的意思,她是担心她留下的唯一一个儿子以后会吃苦,会不走正路。”八年后,刘明君含着眼泪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她说,作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姐妹”,段晓燕毫无保留的信任让她感动,所以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就把晓燕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来养,从念书毕业到找工作,俺都一个人承担下来了。包括以后他结婚,俺还是要管。”

感动:一个社会无数个家

  “其实,明君扛起来的,不仅仅是她叔叔、阿姨那边的家。俺这个家如果没有明君,可能也早就乱了、垮了。”201157日,刘明君的公公、65岁的张锡恩对记者说。张锡恩共有一儿一女,儿子张健波是刘明君的丈夫,女儿张健萍则先后两次离婚,并于2002年从企业下岗,“精神受到了刺激,本身又患有癫痫,下岗后就无所事事,失去了所有经济来源,只能带着一个女儿住在我们家里,靠我们养活。”张锡恩说,刚开始时,他生怕儿媳刘明君计较,但很快他的顾虑就没了,因为他发现,对于这个下岗又离婚的无助的小姑,“明君对待她,比我们对待她还要好,还要体贴周到。”

  20035月,刘明君出资帮助张健萍开了一个服装店。同年525日莱州月季花节,刘明君脱掉税官制服,带着小姑跑到大街上“练摊儿”。“俺害羞张不开嘴,俺嫂子就替俺大声吆喝;衣裳很快就卖光了,她又骑着三轮车回家去拉货,大日头底下,一趟一趟地来回跑……”张健萍回忆说,当年俩人练了三天的摊儿,“期间嫂子碰到很多熟人,他们都很惊讶,但嫂子却一点儿也没有不好意思。”张健萍告诉记者,2003年月季花节的那几天,是她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不仅仅因为她在那几天里卖了很多货、赚了一些钱,更重要的,是她感觉到了嫂子刘明君对她最深沉的爱,对她最无私的呵护。

  20108月,在济南一所医护高等专科学校念大专的张健萍的女儿张韦旻偶然提起,说学校正在组织一批学生自费赴英留学,学费十万。本来作为一个经济窘迫的单亲家庭女孩儿,张韦旻对此并无妄想,“但舅妈当时就对俺说,如果你也想去,不要考虑太多,学费舅妈负担。”张韦旻说,当时她根本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是真的,因为刘明君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也曾想出国留学,但刘明君考虑到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最终没有答应。“俺就是觉得,韦旻这个孩子太可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也没考上太好的大学,还是个专科,出国留学对她来讲,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否则她的前途真得很不乐观。跟俺的孩子比,她更需要这个机会。咱不能因为心疼钱,耽误了孩子的一生。”刘明君对记者说。

  200812月,刘明君被莱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当代二十四孝贤”荣誉称号;20099月,刘明君又被山东省委宣传部评选为“全省孝老爱亲模范”。她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引起了整个社会道德良心地共鸣。20082月,刘明君在带孤儿郝爱心配眼镜时,被眼镜店老板认出,老板执意不收她的钱,因为他觉得刘明君是一个好人;200910月,刘明君在农贸市场买海鲜时,一位鱼贩认出了她,主动降价,因为他也觉得刘明君是一个好人。20109月,刘明君应邀到临沂作报告,她在台上流着眼泪讲,听众则在台下擦着眼泪听。报告结束后,听众们争相邀请刘明君合影、做客,因为刘明君的事迹让他们感觉太震撼,“太受感动”。一个刘明君感动了一个社会,无数个家庭。

 

 

 

 

  (中共莱州市委宣传部 朱晓兵 官玉梅 王世友)

责任编辑:李润杰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