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首主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信箱:sdwmwtg@163.com

中国文明网首页 > 专题 >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山东候选人展示 > 事迹展播>正文

43年付出为脑瘫遗弃儿创造人生幸福

2013-07-19

来源:山东省文明办 作者:王 琳

字体:[][][] [打印] [关闭]

  王华堂,男,79岁,普通退休干部,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曾是名扬全军的“渤海深处九个老兵”之一;张翠兰,女,77岁,退休医生,王华堂的妻子。夫妻二人用43年的付出和坚守,为因脑瘫而被生身父母遗弃的王群创造了人生幸福和生活希望。他们用行动告诉世人,人间的爱是割舍不断的,即便毫无血缘关系,依然可以创造最难能可贵的亲情。两位老人荣获第四届山东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1970年腊月,当时还是妇科医生的张翠兰刚睡下,便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打开门,一名孕妇抽泣着跪在门口,恳求让未婚先育的她入院生子。热心肠的张翠兰听罢,连夜将她送到医院,还把刚领的38元工资和10斤粮票留给她。第二天,张翠兰就去青岛出差了。10天后一回医院,值班护士就把刚出生3天的婴儿和一张住院单据递给了张翠兰,告诉她:产妇走了,说把孩子交给她抚养。张翠兰一下子懵了,看着怀里嗷嗷待哺的婴儿,还未当过母亲的她决定先把孩子抱回家,边抚养边帮孩子寻找亲生母亲。
  由于交通通讯不便,入伍后一直驻守长岛的王华堂十多天后才从妻子的来信中得知这一消息。“我支持你,孩子咱先养着。”王华堂托人四处打听孩子生母的消息,但是收到的回复是:住院单据上的产妇名字和地址都是假的。更让人心痛的是,孩子看起来越来越不正常,经过检查被诊断为脑性瘫痪,可能终生痴呆。大家都劝他们赶紧把孩子送人,夫妻俩一夜没合眼,快天明的时候,张翠兰说,“这孩子既然来到咱家,就是缘分。”王华堂想了一会儿说,“对。从今往后,他就是咱们的儿子!”他们给孩子取名叫王群。
  此后,这个月收入不足50元的家庭,大部分开销都花在了这个没有血缘的孩子身上。夫妻俩卖了老家的房子,辗转青岛、威海、旅顺、上海、大连等地求医问药,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孩子的病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回到蓬莱,张翠兰开始自学针灸理疗,给王群施针;王华堂每天早上都替王群按摩推拿热敷,进行康复训练,还为王群洗脸刷牙、穿衣喂饭、端盆擦身……为了照顾王群,夫妻俩相约不再生育。
  善良的人,心都是相通的。王华堂的父母、岳父母也到了需要照顾的年纪,可他们心里压根没有自己,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王群身上。全家人省吃俭用,把每一分钱都攒起来。为了刮痧,他们一咬牙一次买了6盒刮痧油。为了给王群补钙,几十块钱的鱼肝油从未间断过。
  直到2012年,已经年过七旬的王华堂、张翠兰夫妇再也无力照顾王群,在政府的关怀下将王群送到福利中心。每个星期天,夫妻俩都会带上王群爱吃的饭菜和换洗的衣服,到福利中心看望他,为王群针灸、按摩。去年冬天,张翠兰为王群亲手缝制了五条棉裤,“妈老了,多给你缝几条棉裤好留着你以后穿,等妈不在了,你也能穿上妈妈缝的棉裤。”听到张翠兰这么说,王群艰难地把脸别过去,克制着不让泪水流出来。每次看到两位老人互相搀扶着离开福利院,工作人员都忍不住流下热泪。
  43年,15000多个日夜,王华堂、张翠兰夫妇无怨无悔地坚持,用超越亲情的大爱造就了生命的奇迹。

责任编辑:王琳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