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首主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信箱:sdwmwtg@163.com

中国文明网首页 > 专题 > 齐风鲁韵 魅力山东 > 齐鲁名士>正文

赵太侔:现代教育家

2011-09-19

来源:山东省文明办 作者:李润杰

字体:[][][] [打印] [关闭]

  赵太侔(1889—1968)现代教育学家。原名赵海秋,曾用名赵畸,太侔为其字,后来即以字行。山东益都人,先后在原籍和烟台读书。辛亥革命后,短期任职于烟台山东军政府,后在济南加入国民党。

  1914年,赵太侔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回山东教学,在济南任省立第一中学和省立第一师范英语教师。1919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留美,先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西洋文学,后入该校研究院专攻西洋戏剧。此间和留美的闻一多、涂上元、梁实秋等交往甚密,并共同组织中国京剧在美公演,受到美国华侨的好评。1925年夏,赵太侔归国,任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教授和戏剧系主任,是我国现代戏剧学校的创始人之一,并被北京大学聘请为讲师,讲授戏剧理论课程。南方革命形势高涨,吸引他南下广州,后在武汉国民政府、南京民国政府外交、政治训练部门任职。

  1928年冬,国立山东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在青岛筹建,赵太侔被聘为筹委会委员,1929年5月被聘为山东省立一中校长,省立实验剧院院长。1930年5月10日,青岛大学成立,赵太侔先任文学院教授,后任教务长、校长。1932年春,教育部指令国立青岛大学进行“甄别”整理,同意原校长杨振声辞职,任命赵太侔为校长,并将国立青岛大学改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任校长后,广聘优秀教师,从严治校,成效显著。1936年,由于学生抗日救亡的爱国运动不断高涨,赵太侔受到当局的指责、地方的刁难,于当年8月辞职,离校到北平艺术专门学校任校长。 抗战期间,他在重庆就职于国民政府教育部、编译局等部门。

  1946年,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赵太侔再度出任校长,他主持恢复办学,使学校的规模和设置比以往显著扩大,成立文、理、工、农、医五个学院十多个系,成立了海洋研究所,他发动全校人员设法自救,在经费困难的处境下坚持办学。

  青岛解放前夕,以赵太侔为首的山东大学校领导采取措施,他拒绝执行国民党当局南撤命令,与一些进步教授躲过同民党反动派的搜寻迫害,将山东大学交给人民新政权。

  新中国成立后,赵太侔担任山东大学外文系教授。山东大学迁济南后,他留在青岛海洋学院继续从事外语教学,任学院校务委员。他还分别担任山东省政协常委及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民革省委委员、民革市委副主委等职。他热心汉字改革的研究,发表了《汉字改革方案》、《汉字新法打字拟议》等论文。

  “文革”中,赵太侔受迫害于1968年含冤去世,1980年方得平反昭雪,他的一生得到正确评价。

  ·人物贡献:

  ◇ 赵太侔与近代教育

  赵太侔,1889年生于山东益都县(今青州市)一个农民家庭,原名赵海秋,后改名赵畸,又改名赵太侔。1907年毕业于益都中学之后,进入烟台实益学馆学习英文,1909年又转到济南陆军小学。当时的陆军小学已开革命风气,年轻的赵太侔很受影响,并秘密参加过一些反对封建帝制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之后,他曾到烟台、益都和临淄任军政府科员、小学教员。1914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1918年毕业后回济南省立第一中学和省立第一师范任英语教员。第二年考取官费留美,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西洋文学,此后又考入该校研究院专攻西洋戏剧。与当时留学美国的梁实秋、余上沅、闻一多等人来往密切,他们还一起组织了中国京剧在美公演,赵太侔任道具和舞台布置。1925年结业后回国,曾先后任北京大学讲师,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教授和戏剧系主任,广州国民党青年秘书,广州中央美术学院筹建委员会委员。其后参入军界,1927年随北伐军到武汉出任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参加收回九江英国租界的谈判。1928年任南京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处秘书长,主管军事教材的编写审定事宜。

  1928年5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济南“五三”惨案。受其影响,创办于1901年的山东大学不得不随之关门。时任山东省教育厅长的何思源,在山大停办不久,报请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拟重新组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被提名为筹委会委员,他随即离开南京返回山东。

  1932年2月初任山大校长,引进人才,提高办学水平。 国立山东大学进入正式的操办阶段,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对筹备委员会进行了调整,增聘蔡元培、袁家普为筹委委员。蔡元培主张应将国立山东大学设在青岛,他认为济南四通八达,兵家必争,乱世之世,不宜办学。青岛地处半岛,可避战乱,是目前理想的办学之地。教育部接受了蔡元培的建议,决定将校址改设青岛,同时将国立山东大学筹委会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委会。1930年6月筹备工作完成,国立青岛大学正式成立,创办于1926年的私立青岛大学停办,校舍整体划归国立青岛大学。校长由蔡元培推荐的清华大学教务长兼文学院长杨振声出任,赵太侔被委任为国立青岛大学教务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东三省。青岛大学师生组成请愿团远赴南京,要求南京国民政府出兵抗日。校长杨振声在受到教育部斥责之后,以“惩之学生爱国锐气受挫,顺之则校纪国法无系”为由,电请辞职。1932年初,教育部指令青岛大学进行整改,同意杨振声辞职,同时将国立青岛大学改为国立山东大学,任命赵太侔为校长。

 


赵太侔故居

  赵太侔出任校长之后,进行了一些符合当时山东大学实际的变动,他在继续坚持杨振声提出的“兼容并包,学术民主”的办学方针的基础上,对学校的各方面建设都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并克服种种困难予以实施。

  赵太侔有一个小本子,记录着各门学科的优秀人才,在掌握情况,了解动态后,他亲自出面聘请,或者托人代请。自他第一次出任校长以后,山东大学聘请的教师有50多人,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有学问、有专长、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其中文科有:丁山、老舍(舒舍予)、洪深、孙大雨、萧涤非、张煦、郑成坤、水天同、周学普等。理科有:王淦昌、童第周、曾呈奎、任之恭、王恒守、李达、陈传璋等。工科有:赵涤之、李良训、吴柳生、周承佑等。还引进了两名体育教师郝更生、宋君复。当时的师资力量,虽不及清华和北大,但与其他国立大学相比,是比较强的。

  赵太侔主张发挥教授治校的作用,组成了以校长为主席,教授为主体的校务委员会和各种专门委员会,实行教授治校,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校务委员会既是立法机构,又是最高权力机构。学校的重大问题的决定,都提交这个委员会讨论决定。在赵太侔校长的直接领导下,还设立了包括科学研究、教师聘请、毕业考试、校舍建设等专门委员会。

  赵太侔校长把学风看作是学校的精神支柱,而好的学风的形成,又必须是校长、教授的以身作则,带动全校员工自我严格、自我追求的结果。为了确保毕业生的质量,学校设立毕业试验委员会,办理毕业考试和审核成绩。如1935年的毕业试验委员会,由北平研究院副院长李书华、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刘凌宵、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曾昭伦、浙江大学物理系主任郑衍芬、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等专家,以及校内8位教授组成。看学生五年总的积分和考试成绩,确定可否准予毕业。这一举措,使学生只有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才能顺利走出山大的校门。因此,山东大学毕业的学生很受欢迎。

  1934年4月,教育部派员到各国立大学巡查,对山大在学校建设、学术研究、培养人才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肯定。为此,教育部向中国发出训令,使国立山东大学在中国范围内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进入1936年,山大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赵太侔校长受到来自教育部的指责越来越多,地方政府所划拨的办学经费越来越少。在政治和经济双重压力之下,赵太侔校长感到“力不从心”,于1936年8月辞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职务。结束了他在山大4年零5个月的第一个任职期。

  1946年2月再任山大校长,收复失地,重振学校雄风。

  国立山东大学在抗战爆发后,内迁四川万县,不久奉教育部之令并入国立中央大学,山东大学实际不存在了。

  抗战结束后,1946年2月国立山东大学被批准复校,赵太侔在时隔10年之后再次被任命为校长。停办长达8年之久的山东大学,教师走散,学生没有,教学设备仪器不知去向,校舍也先后被日军和美军占用。可谓千头万绪,百废待兴。赵太侔抓重点,一切围绕复校展开,解决燃眉之急的难点、难题。

  首先是收回校舍,争取早日开学。日军占领青岛以后,山大校舍被日本人占用,抗战胜利后又被占领青岛的美国军队接收改为军营。收回校舍是复校中最紧迫、复杂、棘手的工作。赵太侔首先任命曾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8年之久、抗战前任山大教授的周锺歧为总务长,并命他先期赶到青岛,与美军谈判,办理收回校舍事宜。周总务长到达青岛之后,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争取主动权,并在青岛的《民言报》上发表“山东大学复校工作已筹备就绪,一俟美军让出校舍,即可开学上课”的消息。美军迫于各方面压力,先交出了一部分校舍。1946年8月,赵太侔抵达青岛,亲自与驻青岛美军司令柯可谈判,又陆陆续续收回一批校舍,勉强开学。直到1948年底美军从青岛全部撤走时,校舍才得以全部收回。

  其次是广揽人才,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就像10年前第一次任山大校长一样,赵太侔依然把引进人才、建立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抗战胜利不久,各大学都在恢复时期,优秀人才成为争夺对象。赵太侔接手山大校长之后,立即向曾经在山大任教的教师发出复聘邀请,希望他们尽快返校。同时向未在山大任教的著名教授、学者发出邀请,加盟山大。在赵太侔积极而诚心诚意的邀请之下,当时应聘的著名教授、学者有几十人,如:朱光潜、老舍、游国恩、王统照、陆侃如、冯沅君、黄孝纾、丁山、赵纪彬、杨向奎、萧涤非、丁西林、童第周、曾呈奎、王普、郭贻诚、王恒守、李先正、刘椽、刘遵宪等,这些教师除朱光潜因病、老舍出国中途辞聘之外,其他均在1946年秋和1947年春到校。如此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全国各高校中名列前茅,这为解放后五六十年代山东大学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停办之前的山东大学设有文、理、工三个学院共8个系。赵太侔考虑到抗战胜利不久,国家亟需实用的各专业人才,经报教育部备案同意,决定在已有的文、理、工三院的基础上,再设农、医两个学院,形成5院16系的办学规模。

  赵太侔的观点是大学没有地域的界线,山大并不是山东的大学,学生来源面广,能够起到各种不同地域文化互相融合,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人才流动的作用。1946年秋天,山大在北平、南京、上海、成都、西安、重庆等六个中国中心城市,以及济南、青岛两地设立招生办事处。当年中国报考的学生共计5871人,经过严格的初试、复试,录取本科学生518名,先修班学生185人。

  1946年10月,国立山东大学举行时隔10年之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

  1949年4月,青岛即将解放。经过几年努力,山东大学已经形成学科齐全,师资力量强大,教学设施完善的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同类大学中名列前茅。赵太侔深爱自己亲手建设起来的山大,他把自己的生命与山大紧紧连在一起。当接到南京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密电,令其随南下的国民党军队逃往广州时,他偷偷住进对外不开放的山大医学院附属医院第四病房。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赵太侔校长和山大师生迎来新的黎明,赵太侔把一个完整的山东大学交到人民手中。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任命华岗为新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先生任山大外文系教授。晚年致力于文字改革的研究工作,有《汉字新法打字机拟议》、《汉字改革方案》等文稿。

  1966年“文革”开始之后,赵太侔先生受到猛烈冲击,尤其是受到江青等人的迫害。1968年4月,不堪忍受迫害之苦的赵太侔在青岛含冤投海自杀,数天以后,赶海的人发现了他的尸体。他的许多文稿也在“文革”中丢失。

  1979年10月,有关部门为赵太侔先生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 赵太侔与近代戏剧

  赵太侔精于舞台设计。他首先用布幕取代了硬片布景,还使用了有色灯光,并设计改建的舞台,这在当时皆属先进。在艺专工作的一年内,戏剧系举行了一次北京最早摆脱文明戏影响的话剧演出,他任舞台设计和《一只马蜂》的导演。翌年又在《晨报》上创办《剧刊》,并发表了《国剧》、《光影》和《布景》三篇文章。

  同时,他倡导话剧超脱人生、纯艺术化,主张保存旧剧。(电视评论网) (完)

责任编辑:李润杰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