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首主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信箱:sdwmwtg@163.com

中国文明网首页 > 专题 > 齐风鲁韵 魅力山东 > 文艺荟萃>正文

胶州茂腔

2011-09-27

来源:山东省文明办 作者:李润杰

字体:[][][] [打印] [关闭]

  茂腔概述

 

  茂腔戏起源于山东东部地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群众所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

  源流及衍变
  茂腔戏按现在的划分,归属于山东地方戏曲的“肘鼓子”系统。对于其源流和称谓,多年来做过许多探索和考证,大致有以下观点:
  1、是在民间说唱形式“肘鼓子”(姑娘腔)的基础上,吸收花鼓秧歌的剧目及表演程式,逐步形成为“肘鼓子”声腔系统。。。。。,流传到诸城,高密,郊县一带的“肘鼓子”调成为“本肘鼓”。(纪根垠《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
  2、该系统来自花鼓秧歌,但发展成肘鼓子戏后,便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齐鲁大地到处流遍,结合本地的语言习俗、审美特点,形成西路肘鼓、本肘鼓、茂肘鼓、章丘肘鼓、拉魂腔等剧种和声腔。(安禄兴《山东地方戏曲音乐》)
  3、海冒子时茂腔的鼻祖。(《青岛文化史科》1986第二辑)
  4、茂腔约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在民间小唱“周姑子”的基础上,吸收了柳琴戏的音乐曲调和伴奏乐器而形成。(《辞海》艺术分册)等等。
上述各种观点,虽各有差异,但统一的说法是:茂腔戏是在民间说唱和民间歌舞的基础上衍化而成。为此,我们不能不对茂腔流行及与之有关区域内的民间说唱和歌舞的发展与流变作较全面地分析。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源于民间的秧歌(北方)、花鼓(中部)、茶歌(东南地区)、花灯(西南地区)逐渐形成了汉民族文化中民间歌舞的四大派系。
  北方的秧歌早在宋代便盛行一时,在《东京梦华录》、《扬州鼓吹词》中均有记载。杨歌宋时称为“社火”,已从串街形式发展到庙门口停留演唱,“梭窜时大多是有头有尾的唱词(故事)”。这时的秧歌以像戏曲形式演化。
  元代杂剧是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成熟时期。在元代禁令中规定:“民间妇女中有一等秧歌脚堕民婆及士妓流唱之人,无论在京外,该地方官务尽驱回籍”(《钦定史部处分则例卷四十五刑杂犯》),这说明当时的“游唱之人”已十分盛行并为统治阶级所不容。值得注意的是禁令中提到的“秧歌脚堕民婆”与现在民间俗称茂腔戏剧为“拴老婆橛子戏”的称呼相一致。
  明代万历年间抄本《钵中莲》传奇中有“山东姑娘腔”的记载,对“山东姑娘腔”,清代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有具体的叙述:“(唱姑娘)齐剧业,亦名姑娘腔,以唢呐节之,曲终必绕场婉转,以尽其致。”(康熙三十五年到四十五年)这种表演形式与“本肘鼓”的早期表演形式基本相符,只是“本肘鼓”曲终以锣鼓节之。
  “肘鼓子”还称作“扭股子”指演员中扭动腰腿的形态,这与北方的秧歌,尤其是胶州大秧歌中“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蹈动作相吻合。因此,“扭股子”之说并非是牵强附会。

  综上所述,早期的茂腔是由花鼓秧歌发展、派生的“肘鼓子”戏由西向东流传,与当地的秧歌等民间演唱相溶汇,结合本地的语言习俗、审美特点衍化而成,也称为“本肘鼓”。“本肘鼓”的称谓解释为本地流行的“肘鼔子”更为确切。

  “本肘鼓”又称“哦嗬唵”、“老拐调”,因其曲调而得名。“本肘鼓”的演唱没有丝弦伴奏,只有一面鼔,一个梆子,一面手锣伴奏,大锣和钹不常用。

  由“本肘鼓”衍化“冒肘鼓”是由苏北老艺人“老满洲”(姓名不祥)一家北迁而致。“老满洲”一家原为演唱流行于苏北、鲁南一带的“南路肘鼓子”戏的艺人,因生活所迫,举家北迁,于“本肘鼓”艺人丁XX结亲,在莒县、诸城一带组班演唱。她(他)们改革了“本肘鼓”的演唱曲调。加进了丝弦乐器伴奏,使女腔尾音翻高八度演唱,群众称之谓“打冒”因而“冒肘鼓”、“茂肘鼔”的称谓开始出现,“茂腔”的称谓也随之应运而生。“冒肘鼓”的曲调较之“本肘鼓”更为优美动听,所以很快得以流传,逐渐取代了“本肘鼓”。

责任编辑:李润杰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