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首主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信箱:sdwmwtg@163.com

中国文明网首页 > 专题 > 全省优秀志愿者 > 事迹展播>正文

张氏仨兄弟捐500万建学校

2012-09-20

来源:山东省文明办 作者:王 琳

字体:[][][] [打印] [关闭]

  张克宝、张克成和张克春三兄弟是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郑旺镇三位普普通通的村民。2010年9月8日,由三兄弟共同出资500万兴建的“河东兴合希望小学”建成运行,这3名从郑旺镇走出的农民打工仔,不仅在深圳书写了一部成功创业的传奇,还情系家乡,捐出巨资为父老乡亲做实事。
  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学校高高飘扬,崭新的教学楼在阳光映射下更加漂亮。教室里,高档开水控温饮水机、太阳能空调一应俱全。高标准图书阅览室、全新塑胶运动场、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广场,看着就赏心悦目。“新学校真漂亮,在这里上课,我每天都特别高兴!”家住郑旺镇驻地的10岁男孩吴思远高兴地说。
  学校负责人邵明云介绍,兴合希望小学的前身是郑旺中心小学。河东区郑旺中心小学始建于1976年,因年久失修,存在很多安全隐患,2008年该校舍被鉴定为危房。但校方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一时难以建设新校舍。后来,在外打拼多年的张克宝三兄弟回老家探亲时,得知家乡这一情况后,决定捐资对校舍进行拆迁改造。
  “40多年前的泥瓦房、水泥桌子、自带的板凳,冬天透风的墙不复存在了。现在的孩子可以在带有有空调的教室里地读书了,老师们也可以用现代化的电子教学设备向孩子们传授知识了……”今年58岁、在该校任教37年的赵金沂老师对新校舍赞不绝口。
  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走出教室玩耍。“我们上课的时候有宽敞明亮的教室,下课的时候有优美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玩耍,我们很快乐。”
  目睹学校发展变化整个过程的学生家长说:“以前学校教学环境非常不理想,我们这些当家长的也焦急,现在可好了,把孩子送到这里我们很放心。”
  张克宝三兄弟作为郑旺籍在外的成功企业家,在个人事业发展后不忘家乡的教育事业,捐资建学一时传为美谈。
  “在外打拼但对家乡怀有深情”
  张家兄弟幼年时因为家里没钱,哥哥姐姐上到小学就纷纷辍学回家,张克宝读到初中家里再也无力负担也辍学回家务农,这成了一家人心头永远的痛。“我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十年,深知沂蒙老区生活的艰辛和对读书的渴望,但同时也有着强烈的愿望:等将来我有能力一定改变家乡现状。”
  1978年张克宝离开郑旺去连云港打工,当码头装卸工人。当时他的年龄在务工人员中是最小的,身高是最矮的,但是干的活却是最多的,他也因此得到同事的尊重。有一次深夜,张克宝高烧不退,昏迷过去,好心的同事照料了一夜,醒来后感动不已的他暗暗萌生了扶危济困的想法。
  1991年,张克宝放弃了原本还算优越的工作岗位,毅然下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打拼。“一开始是到深圳打工,几个月后,逐渐招揽了十几个人组成了一只队伍,干一些建筑上的零活,慢慢积累资金。“我们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做每件事,完成了资本的积累。2001年正式注册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并于第二年注册成立了兴合房产开发公司。凭借良好的信誉,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张克宝说,他在外打工20多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当过码头装卸工人、干过泥瓦匠、给人打过工、搞过承包,尝尽了人间冷暖,其艰难和苦楚只有自己知道。
  张克宝说,公司成立之初就开始做一些慈善事业。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山区村,张克宝帮村里修起了水泥公路,给每家每户通上了自来水,“包括打果树的农药都是公司资助的,村里上不起学的孩子所有费用一律我们承担。”同时参与了惠州市博罗县土房换瓦房的援助工程。并在湖南长德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汶川地震发生后,所有四川籍房屋倒塌的员工,张克宝重新帮助他们盖起了新房,资助当地部分孤寡老人的养护工作。
  2010年春,张克宝回乡探亲,听闻郑旺中心小学校舍改造存在资金缺口,当即找到相关负责人决定捐资建校,当场拍板无偿捐助300万元,援建一座集办公、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楼。
  2011年4月,张克宝再次来到学校,看到即将投入使用的教学楼,心中异常高兴。可当他看学校的操场还是由煤渣和黄土铺成的,便决定追加200万用于运动场地建设和教学楼内部配套设施完善。“那样的运动场地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不利。”张克宝说。
  “尽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人”
  说起张克宝三兄弟,村党支部书记王维松竖起了大拇指,“好人呢,响当当的好人!”2004年,村里实施“村村通”工程,张氏兄弟二话没说捐了20万。2009年,村里修下水道,又无偿捐献5万。每次回家探亲,谁家有困难、谁家有病人,只要兄弟三人听说了,就一定会去探望。王维松是村里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多年来张氏三兄弟对家乡的回报,他也并不知晓全部。
  村里有户人家,家境贫寒。有一年张克宝回乡省亲,发现这户人家还住在低矮的草房里,就帮他们建起了二层的小洋楼,还给主人找了份工作维持生计。
  村民都记得张氏三兄弟的好,“自古没有长生不老的人,只有长生不老的事。修桥造路自古就是积大德的事,弟兄仨为村里办了好事,全村老老少少都会永远记住他的。”
  “人生得做有意义的事。”张克宝说,今后,他会继续以自己的绵薄之力、无限的爱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与他们共渡难关,把社会的关爱和温暖送给最需要的人。首次在家乡捐建希望小学,张克宝十分激动,他表示以后会加大对家乡的支持力度。“下一步还会在学校设立教师奖学金、学生奖学金,衷心地希望家乡的学校越变越好。”
  “诚信赢天下,我想这也是我们山东人的品质,沂蒙老区精神传承的结果,所以我对家乡的感情很深,我会继续尽我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人!”在电话那端,张克宝说道。

责任编辑:王琳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