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首主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信箱:sdwmwtg@163.com

中国文明网首页 > 专题 > 全省优秀志愿者 > 事迹展播>正文

干工作就要实心实意

2012-11-20

来源:山东省文明办 作者:王 琳

字体:[][][] [打印] [关闭]

  张兆增,汉族,中共党员,1965年9月出生,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总务处副处长、副教授。曾经教书育人的教授,被调到了后勤服务部门,干起了检查维修、资产管理之类的工作。刚开始,他有点想不通,甚至有些犹豫。但因为是工作需要,他没有再想这想那,很快就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这一干就是18年。他就是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总务处副处长、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张兆增。


张兆增:干工作就要实心实意

 

 

  “活总得有人干,你不干我不干谁干,既然咱干了就得干好”
  1986年,张兆增从莱阳农学院毕业后,成了一名职高老师,三尺讲台上,他严谨治学、孜孜不倦,每年都被评为优秀班主任,1993年还成为职业院校当中唯一市级优秀教师。能用自己的知识培养更多有用之才,是他当时最大的愿望。
  然而,1995年,领导看中了他的勤恳、务实,将他调入市职业技术学院(当时的第二职业中专)干后勤工作。听到这个消息,张兆增有点想不通。“回到家吃完饭就回卧室躺着,啥也不说。我从来没见过他这么失落过。”妻子赵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干后勤当时认为就是修修水电、管管仓库,一般人都能干得了,他就觉得是不是自己教学能力不行,领导不信任他。我就劝他说,干啥都一样,说不定是领导想让咱在新岗位上锻炼锻炼呢。”
  到了新岗位后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学生办理户口关系。在九十年代户口关系还牵扯到粮食关系等问题,学生既要跑派出所,还要跑粮食供应部门,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当时非常麻烦。于是张兆增想了一个办法,他把学生需要跑的部门画了地图复印好放在办公室里,同学们来办理手续时他就给同学们一张,并交代好注意事项。外地学生不熟悉路线,他就抽空骑自行车和学生一起去跑。
  几个月后,学校收到一封表扬信。信中这样写道:“我是一个山区农村的孩子,今年当兵跑了许多部门,办了这么多手续,唯独在学校办理户口关系时没有受到一点难为,而且老师还亲自骑着自行车和我去办。我不知道这位老师的名字,我只知道他姓张。我要由衷地感谢他。”领导将这封表扬信在学校广播里念了好几遍,这让张兆增有点受宠若惊:自己干的不过是分内的事情,却受到这么大的表扬。看来,不论干什么工作只要用心,一定也能干出成绩。
  张兆增的工作不仅在校内,教师村家属区的维修也在他的工作范围之内。下水道堵了,哪一户没电了,他时时记在心上;谁家的暖气管道漏水了,一个电话他就跑过去……无论事情是大是小,他都随叫随到,尽心尽力解决。张兆增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为大家服务也牺牲了他太多的休息时间,妻子心疼曾几次对他说:“你就不能说个‘不’字?!”每一次回答,张兆增都是一句话:“活总得有人干,你不干我不干谁干,既然咱干了就得干好!”
  “为人做事就是实心、实意、实在、实干”
  自从干了后勤工作后,张兆增没有完整的休过一个周末,更别提寒暑假了。2007年夏天女儿快要中考的时候,妻子再也沉不住气了:“你再怎么忙我不管,这段时间晚上周末你要呆在家里辅导孩子功课。”张兆增也觉得应该关心一下孩子了,他答应了妻子的要求。
  然而没过多久,教师村家属区要进行房改,大部分工作自然落到了张兆增肩上。“老师们盼房改都盼了十几年了,以前也办了好几次,但因为种种原因,办着办着就搁下了。”他深知这项任务的难处。
  每天早晨居民起床时,他已经早起做好准备工作,上班时间就和领导一起跑建委、国土资源局、教育局等各个相关部门。到了晚上吃饭时间,他又挨家挨户上门核查填表。10栋楼、362户人家,他不仅全部跑了个遍,有的住户还跑了七八趟。燕林涛老师对此记忆犹新:“光我家就来了5趟,又是帮我们填表,又是通知我们补办结婚证等手续什么的,我们自己都觉得非常麻烦。想想兆增老师要负责300多户人家,那该是多么大的工作量!”
  房改手续办起来,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一次张兆增连续加班4天很晚才回家,妻子去办公室找他,一推门看到整个办公室里桌子地上橱子里都是表,那一刻,妻子惊呆了:“三千多张表,填写、核对,那么多的数据,他得费多少工夫啊?!”原本还对丈夫一肚子怨气的妻子帮起了他的忙,默默地站在了他背后。
  166个日日夜夜的紧张工作,换来了362户的房产证和土地证。“我评价兆增同志,为人做事就是实心、实意、实在、实干。”燕林涛竖起了大拇指。负责本次房改工作的李俊海院长深有感触地对张兆增说:“等房改忙完了,我一定自己出钱给你买双鞋,请你们俩口子喝顿羊汤。”
  “每一项工作做好了,师生们满意了,心里才踏实”
  为了细化管理和勤俭节约,张兆增有了记工作日记的习惯。“日期:2010年3月8日;地点:7#公寓102房间;项目:维修冻裂水管道;材料名称:25PPR管2米,25PPR弯头4个……”,随手翻开他的工作日记,仅2010年3月8日这一天的日记就有满满3页,他的工作繁杂程度可见一斑。
  2007年老校暑假大规模搬迁,为了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益,他和同事们精打细算,以校为家。早动手抢时间将废旧物品提前处理,上缴学院12万多元。他发现老校区的地下暖气管道质量很好,不用了可惜,就派人挖出来替换家属区的老化管道;看到舞台的木头还新,他就拆下来运到新校当作雕刻专业学生的实习材料和篮球场的篮板;电线电缆、门窗桌椅,他都分门别类地放在仓库里,以备以后更换维修使用。仅这几项,他就为学校节约资金70多万元。
  “就怕‘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思想,新校区大了,哪方面一不注意,就会带来浪费,给学校带来很大损失。”张兆增一直这样告诫自己。搬到新校区后,他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他和同事们及时调查摸清学院所用物品的质量行情,保证了物品采购质优价廉。新校区化粪池以前都是用抽粪车抽,既抽不干净费用又高。他经过测算现在改用人工清理,费用比以前节约三分之二。他负责水电管理工作以来,坚持巡查制度。新校区位置高,冬天风大,比城里冷,放寒假提前一个月,根据不同功能区需求,制定了水暖关闭、管道排空、公寓水表保温拆卸方案,2010年仅供暖维修费用比2009年节约2万多元。2011年暑假期间对锅炉房供暖管道根据区域对换改造,花费1万2千余元,当年比2010年节约煤气费21万多元。
  张兆增的实干影响着他身边的每一个同事,工人李加水说:“有些事放在别的人身上,也就是在办公室安排一下,顶多电话再督促一下,而张老师不,一有时间他就到现场查看解决,一些不需要他亲自干的活,他看到了也一定会想办法去解决。”2011年冬天学校供暖时,个别学生反映自己寝室暖气不热。于是张兆增亲自挨个寝室排查问题,近百个暖气跑风阀门一一拧开排气,直到晚上十点多钟问题才很好地解决。一晚上下来,手都磨起了泡渗出了血。因为时间晚了,学院值班班车早已开走,张兆增只好跑到校门口打车回家。张兆增说:“每一项工作做好了,师生们满意了,心里才踏实。”

责任编辑:王琳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