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首主页 |  加入收藏 |  投稿信箱:sdwmwtg@163.com

中国文明网首页 > 专题 > 山东传统文化之地方戏曲 > 山东地方戏掠影>正文

柳腔

2013-12-19

来源:山东文明网 作者:郑红丽

字体:[][][] [打印] [关闭]

    

《桂花亭》剧照

    柳腔流行于青岛市及胶东的部分地区。它和茂腔同源,都由诸城、高密一带的民间演唱“本肘鼓”发展而成。清末流传到即墨、平度、掖县、莱阳一带,受到当地方言和民歌的影响,曲调发生变化,逐渐形成独立剧种。早期演唱时只敲手锣和鼓,没有丝弦乐器伴奏,后经爱好者采用四胡寻声伴奏,由于演员们对定调演唱不适应,只能顺着弦音强往上溜,群众称为“溜腔”,后来谐音定名柳腔。但与号称“东柳”的古老剧种柳子戏,名同实异。传统剧目与茂腔相同,都以“四大京”、“八大记”为主,不少老艺人能兼唱茂腔。柳腔音乐细腻柔和,婉转动听。唱腔分悲调、花调,板式有慢板、二板、快板、散板、四不象等,另有南锣、娃娃调。当剧中人物演唱大段台词,中间需要换韵或告一段落时,便吹唢呐当作过门衬垫,叫做“吹垛子”。1920年前后传入青岛市的“四喜班”,著名演员有刘作莲、刘洪石、刘德昌等。50年代,先后组成青岛市及即墨县柳腔剧团。1959年青岛市柳腔剧团张秀云等进京汇报演出《赵美蓉观灯》、《割袍》、《丹凤关》、《隔帘》等剧,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1982年山东省戏剧演出月期间,即墨县柳腔剧团演出了新编历史剧《璞玉传奇》,1984年即墨县编演的《王三卖鱼》被青岛电视台录制成电视戏曲片。

责任编辑:郑红丽

分享:
相关新闻